投資全局 后三月股市行情不容樂觀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21日 13:30 證券導刊 |
民族證券 徐一釘 提要: 目前大盤處在一輪中期調整之初、還未順利出逃機構的“頑強”抵抗中。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機構結算壓力加大,抵抗機構數量減少,滬指在四季度跌破1100點只是時間問題。 調控尚未到位,經濟仍將減速行駛 國家發改委最新報告提出:地方政府主導和保持投資高增長的內在因素依然存在,本輪宏觀調控尚未到位。雖然8月份宏觀經濟繼續保持強勁增長態勢,但過度依賴投資和出口拉動的局面并未扭轉。隨著固定資產投資的小幅下滑,以及出口不確定性的增加,在消費不能成為需求主要拉動力量的情況下,2006年經濟將小幅下降,但總體仍能保持較高的增長水平。2007年固定資產投資的退潮和產能的大量釋放,產能全面過剩和通貨緊縮的壓力加大。由于上市公司業績和GDP增速、固定資產投資價格指數呈正相關關系,隨著經濟增速的下滑,固定資產投資減速以及價格指數的下降,上市公司業績在2005年以前已經達到高峰,2006-2007年的業績將出現下滑。國家信息中心最新報告也認為:明年經濟增長速度就有可能出現下降。 中樞上移 資金不足 今年9月全面股改到新老劃斷之前,是中國證券市場的最重要、最特殊時期,市場將從股權分置時代逐步邁入全流通時代。目前全市場的隱含對價預期高達36-70%,實際對價水平遠沒有市場預期那么高,市場已經透支了對價預期。按照股改公司的流通市值增量,市場維持當前估值水平需要的日均資金增量在3.06億元-8.37億元之間,根據6月以來市場增量資金情況,支持整個市場價值中樞上移的資金則顯然不足。特別是,當滬指逼近1250點至1300點區域,機構投資者的投資策略趨于謹慎。今年9月初,銀監會發文要求證券信托業務必須確保有效斬倉。同時年底前,券商也面臨處理帳外自營或委托理財,更加劇了機構對指數預期的降低。隨著年末因素的作用,市場增量資金將呈現遞減趨勢。 對價預期擺動,轉機尚未出現 滬深股市9月下旬的調整,直接因素是“對價預期擺動”。代表國資利益的國資委與代表市場多數流通股東利益的證監會之間,在諸如是否支付對價、如何支付對價問題上的分歧,已從幕后走到臺前。“十一”前,雖然A股市場出現技術性反彈,并不能說明“對價預期”出現轉機。國資委9月28日表示,對價要考慮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市盈率、融資情況、流通股發行價格、國有股東最低持股比例、非流通股股東持股成本等幾個方面的因素,似乎是在給“降低對價”尋找理由。從戰略角度看,滬深股市的走勢越好,提高國企“對價標尺”的壓力就越輕,并給國資委降低“對價水平”創造了條件。而證監會則希望“對價”高些,不但有利于A股市場的穩定,也能成為推動大盤上漲、吸引資金入市的動力。 搏弈明了之前,A股走勢曲折 值得注意的是:在調整的七個交易日內,滬指最大下跌94點后,證監會并沒有出面“表態”,而國資委卻通過召開記者招待會,表示“將采取切實有效措施推進股權分置改革”。顯然,在國企“對價標尺”的搏弈中,國資委、證監會對滬深股指漲跌的理解,至少在現階段是有差異的,大盤漲跌對雙方的“壓力”是反向的。這決定了,在對價搏弈結果明了前,A股市場的走勢是曲折的,不可能出現單邊上漲、或下跌,很可能出現箱體震蕩走勢。管理層在1250點附近,曾表示股改條件已經成熟,滬指不會偏離1000點-1260點太遠,1130點就是這個箱體的中軸。從搏弈角度看,如果出現1、2家公司股改方案被否決,滬指回到該箱體的下半部,將給希望提高對價的一方增添“討價還價”的籌碼。 年末前后,擴容再即 隨著股權分置改革的深入,擴容已經提上議事日程,首先要面對的是以G長電為代表的增發權證式融資方式,以及G上港為代表的直接融資模式。而深圳中小企業板已全部完成或啟動股改,很有可能在年末前后即可實現新老劃斷的各項所需條件,從而讓市場產生對全流通下IPO的擔憂。市場預期在2006年春節前后,形成實施新老劃斷的條件基本成熟,這種預期不僅給市場帶來擴容的預期,同時也對現有市場上沒有完成股改的公司形成越來越大的壓力。但股改在制度上提高了A股市場的投資價值,在管理層的推動和目前的宏觀背景下,機構投資者資金,房地產市場、債券市場以及國外資金,有望在A股市場的調整中持續進入,滬深股市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多空雙方力量對比已逐漸趨于平衡。 賺錢壓力呈差異,機構年底步調不一 每到年底,由于各機構的盈利情況不同,使各機構采取不同的操作策略。在今年前三季度中,排名居前的證券投資基金,包括保險、社保在內的已完成盈利目標的機構,除非A股市場四季度有重大機會,否則目前處于“有利位置”的機構,在四季度中首先要考慮的是,“鎖定利潤或排名”把勝利果實保持下去,很多機構在四季度中“無心戀戰”。相反,敢于在年底“冒險”的機構,要么是排名靠后的基金,要么是沒有順利出逃的機構,目的還是尋找機會“減倉”。顯然,各機構“賺錢”壓力的差異性,使機構在年底的“步調”并不一致。不少主流機構年底“無為而治”,使市場失去了一部分做多的能量,而各機構力量分散的結果,也決定了在大多數的年份中,滬深股市四季度的走勢都“差強人意”。 10月十年都收陰 四季度走勢難樂觀 從1992年至今,共經歷過13個十月。除在1996年、1997年、2000年,滬指10月收月陽線,其余十年的10月都收月陰線。而1996年、1997年、2000年,市場正處在一輪牛市之中。在這13年中,只有1992年、1996年、1997年、2000年、2003年,滬指四季度是上漲的,其余8年四季度都是下跌的。滬指四季度上漲的5年,有4年是處在牛市之中,2003年則是滬指處于大B浪反彈中。現在滬深股市處于牛熊轉折期,并不具備年底行情走好的基礎,故此滬指今年四季度的走勢并不樂觀,兩市股指10月收月陰線的概率很高。但再次跌破1000點概率幾乎是零,預計滬指今年收盤在1060點-1120點之間。 從長期看,價值投資依舊是市場的取向,近期投機資金的瘋狂說明,投機性炒作已趨于尾聲,題材股即將進入風險釋放階段。近期反彈成交明顯不足,表明市場觀望氣氛并未消退。投資者不妨順勢而為,借反彈把倉位降下來,這樣在四季度中“進可攻、退可守”。目前大盤處在一輪中期調整之初還未順利出逃機構的“頑強”抵抗中。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機構的結算壓力加大,以及抵抗機構數量的減少,滬指在四季度跌破1100點只是時間問題。在四季度中,應關注具有戰略價值的石化、零售商業、食品飲料、金融、房地產、公用事業類公司,以及有技術優勢、品牌價值、市場控制力強的周期性行業龍頭企業。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