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行業研究 > 正文
 

制藥業驚詫VC壟斷 不要忘記國內市場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10日 13:18 和訊網-證券市場周刊

  

制藥業驚詫VC壟斷不要忘記國內市場

來源:證券市場周刊
點擊此處查看全部財經新聞圖片

  不管是“傾銷”還是“壟斷”,外國企業羅織罪名,無非是為了全球25億美元的市場。但是中國企業忘了足下之寶——中國市場

  作者:本刊記者 李中東/文

  中國VC生產企業注定要在2005年經歷風雨,但顯然,這場似乎意料之中的風雨來得仍
然令人感覺情理之外。

  “突然被指共謀‘壟斷’,我們確實驚訝萬分:這個行業什么時候變得有序了?要知道,VC市場從來都處于‘人來人往熙熙攘攘的’各自為戰狀態!比A北制藥(資訊 行情 論壇)(600812)一相關人士對《證券市場周刊》感慨。

  與華北制藥同城而居的石家莊制藥集團最初言辭激烈,但突然選擇了沉默,理由如是:“一時的口舌爭辯對于可能曠日持久的這場官司并無太多現實意義。”

  無論如何,中國VC生產企業正在遭遇中國企業的第一例反壟斷訴訟。

  業內人士表示,由于美國反壟斷程序非常復雜,可能持續幾年才會判決,所以其影響還暫時難以衡量。

  壟斷冤情

  被業內稱為“影響極其重大”的,究竟是怎樣一起訴訟呢?

  華北制藥公告顯示,公司下屬河北維爾康藥業有限公司已于6月1日收到了美國紐約東區聯邦法院根據《海牙公約》送達的,美國Ranis公司和Animal Science Products Inc 公司發來的傳票。此前,這兩家公司分別于今年2月7日和2月17日,向美國舊金山加利福尼亞州高等法院提出反壟斷投訴,稱自2001年12月起中國維爾康藥業(華北制藥)、維生藥業(石家莊制藥)、江山制藥(華源股份(資訊 行情 論壇))、東北制藥等6家企業聯合操控出口到美國及世界其他地方的維生素C價格與數量,觸犯了美國及加利福尼亞州的《反壟斷法》,使這些公司蒙受了損失。原告人表示要索取3倍的不明損害賠償以及其他輔助賠償。

  “中國出口價格怎么可能比美國本地的高?前些年還在說我們價格低是‘傾銷’,現在怎么反又成了高價‘壟斷’?”最讓中國VC企業感到意外的就是“罪名”。

  根據中國醫藥保健品商會一份名為“西藥及醫療器械類商品2004年進出口情況分析及2005年預測”的報告,VC在2004年出口數量為6.71萬噸,同比增長25.02%;出口金額為3.11億美元,卻同比下降了4.76%。2004年,VC的出口價格下滑趨勢明顯。

  “2004年我國出口到美國的VC平均離岸價格為4.57美元/千克,比全球平均離岸價格4.63美元/千克還要低,我們VC價格肯定比歐盟企業的低!笔仪f制藥集團董事長蔡東晨表示不解。事實上,此次反壟斷訴訟案發生之前,由于中國VC價格低廉,中國企業還多次遭受美國商務部的反傾銷警示。

  從數據上看,中國企業并不存在高價壟斷市場的行為。但美國《反壟斷法》并不僅僅是針對價格的訴訟。《反壟斷法》的主要內容還包括:禁止限制競爭協議、控制企業的合并或分拆大企業、禁止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等,而美國的兩家原告企業提出的就是“中國幾家主要VC企業在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的組織下,形成‘卡特爾’聯盟,限產保價,操縱市場價格”。

  理論上講,只有當某個或少數幾個大企業的產量占到全球產量一定份額時,才有控制影響全球價格的能力,但前提是這幾個企業要形成價格同盟。目前,中國VC產量已經占到了全球的60%,但問題是中國VC企業真能有這樣的聯手動作嗎?

  “從2000年至2001年底,國內眾多制藥企業盲目投資VC產品造成生產能力過剩,VC出口價格由每千克5美元一路狂跌到2.8美元以下,至少給中國企業造成50億元人民幣的損失。2001年底那次行業會議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召開的,中國四大VC制造企業并沒有因為達成共識而得到所謂的壟斷利潤!敝袊t藥保健品商會相關人士回憶。

  也有猜測認為,去年下半年中國出口VC價格有少許上漲是這次反壟斷訴訟的誘因。但去年無論是原材料、能源還是運輸成本都有上漲,企業若不抬價就要虧損。即使抬價以后,中國VC出口價格依然低于平均水平。

  一方面,美國企業認為中國企業是在搞價格聯盟,進行價格壟斷。而另一方面國內VC產能的放大引致市場競爭慘烈,企業飽受價格戰煎熬。在這一價格水平下,中國VC生產企業的利潤已很微薄。業內用“慘烈”來形容中國企業間的相互廝殺。

制藥業驚詫VC壟斷不要忘記國內市場

  價格風云

  沒有風月,只有風云。就在美國企業試圖從市場價格走勢中尋找蛛絲馬跡想像中國企業間的壟斷行為時,業內卻仍用“農民經濟”來說明整個VC行業的價格震蕩。價格高漲——盲目擴產——價格回落——黯然離場——價格高漲,市場不斷變化的供需形勢導致價格劇烈波動。

  2000年全球VC原料的產量為9萬噸,2001年猛增到10萬噸,而這兩年國際市場的需求量也就在8.5萬噸左右徘徊,突出的供需矛盾是2001年國際VC原料市場競爭最激烈的根本原因,期間VC原料每千克的市場價最低曾降到2.8美元/千克。2002年初,日本武田公司和瑞士羅氏公司先后退出維生素C領域,造成維生素C市場短缺,價格又一路飆升。VC的報價達到13美元/千克。使得許多已經停產的維生素C企業又恢復生產,而已有企業開始擴產,之后價格再次回落。

  從每千克2.8美元到十幾美元,狂躁的價格,不是嗎?但顯然,這一切都是市場需求量變化所致,而并非中國企業從中操縱。

  為什么國際市場對于中國VC出口價格如此敏感呢?

  一方面,由于我國國內消費者不像歐美國家消費者那樣每天吃VC制劑,故大部分VC產品只能銷往海外市場。在美國和歐洲,供藥用的VC僅占VC總消耗量的1%,其中60%~70%用作各種保健食品原料,其余作為飼料添加劑,少量用作化妝品原料和其他用途。國際市場對VC的需求量也始終在不斷上升之中。

  另一方面,中國VC出口量也在不斷增長。有關統計顯示,近5年來VC年平均出口增長率為14.37%。美國一直是中國最大的VC出口市場,占我國VC出口量的三成以上。

  VC成為中國為數不多的可以同國外大型制藥公司相抗衡的醫藥產品,與青霉素工業鹽被并稱為原料藥的兩大戰略品種。

  巨頭沉浮

  “不忘‘羅氏春秋’,中國VC企業才能真正看清自己!边@話不無道理。

  直到20世紀90年代,世界VC市場仍是一個由瑞士羅氏公司領導的典型寡頭壟斷市場。當時國際市場的總容量是5萬—6萬噸,羅氏公司占據半壁江山,而且一直把持著藥品這一VC高端市場。當中國的產量只有2000噸或3000噸時,羅氏并不感到恐懼,但當中國的產能擴張到2萬噸,出口量達1萬噸時,羅氏再也坐不住了。

  1995年10月18日,該算誰的吉日呢?這一天,中國最大的VC生產線在東北制藥集團正式投產。同一天,羅氏公司為了保住自己領先的市場份額,憑借其雄厚資本率先挑起價格大戰,宣布將VC價格由每千克12美元降低到7美元,隨后又宣布每月以10%的幅度連續降價,其價格又降至每千克4.5美元,并連續多年保持此低價位。直到2001年國內廠家把這場無休止的“比虧式”價格戰打到2.8美元/千克。

  VC賣到每千克2.8美元是壞事,但也是好事。這是業內普遍觀點。羅氏砸了自己的腳。

  經過六七年的“價格大戰”,國際幾個主要競爭對手確實元氣大傷,不得不重新考慮其在VC市場的“動作”。巴斯夫關閉其在武田的生產線;羅氏削減一半產量,其后又把屬下的維生素業務和精細化工部整體出售給荷蘭帝斯曼集團;默克停產6000噸。

  在戰火中,中國的小舢板正在長成巡洋艦。但現實的問題是,大不等于強。中國企業的主要競爭對手是“巴斯夫”、羅氏制藥。“巴斯夫”和羅氏制藥已占據VC的高端市場——醫藥領域,而中國產VC大部分是作為原料供應國際市場的。所以這些年來,中國VC企業的實際利潤空間并不大。

  成為中國VC生產企業前車之鑒的還有羅氏的那場官司。為保住VC市場霸主地位,羅氏費盡了心機,與世界大的生產商勾結在一起,訂立價格聯盟。然而,1999年5月,美國司法部指責以羅氏為首的世界頂級維生素廠商違規進行價格操縱,開出8.99億美元的創紀錄罰單。2001年11月,歐盟經過兩年半立案調查后,對瑞士、比利時、德國、法國、日本等國的8家維生素制造商提出了高達8.55億歐元的罰款。羅氏預備支付在美國和歐洲的罰款就達7.6億瑞郎。2001年羅氏公司純利僅36.97億瑞郎,比2000年大幅下降57%,這筆支出是導致羅氏純利下降的一大禍首。

  盡管從目前的情況看來,中國VC企業勝訴的把握很大,但經驗仍然值得汲取。“中國VC企業好大喜功,有些時候會夸大自己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這顯然對自己不利。”有觀點分析。

  誰是馭者

  事實上,無論訴訟以什么名義出現,都難以避免——我國是VC第一大生產國,而美國是VC第一大消費國,摩擦必然。

  “其實,這場官司開打無非是出于對全球25億美元VC市場的垂涎!北M管對于提起反壟斷訴訟那兩家美國小公司背后是否存在更為強大的力量,還不得而知,但中國VC生產企業認可信其有——誰心甘情愿放棄這個市場呢?

  國際巨頭當然不可能讓中國VC獨步國際市場。日本武田的生產線隨時有可能開工;跨國公司羅氏雖然退出了VC原料藥的生產,但收購羅氏的世界原料藥大鱷帝斯曼集團只會比羅氏更強悍;德國的巴斯夫也在時刻準備多分一杯羹。

  在國內VC原料藥生產企業競相擠向國際市場的同時,國際巨頭已經挾利器悄然登陸中國市場。帝斯曼與華北制藥的合作并非傳聞,它已明確表示希望于年內與華北制藥共同設立合資公司,主營VC。

  中國是VC生產的主人,卻不是市場的主人。目前的價格上漲,很大程度上和中間商的炒作有關。由于供需雙方不直接接觸,VC生產企業往往得不到第一手信息,這使得市場形勢發生變化時,企業無法快速做出反應和調整。如果能建立自己的營銷網絡,完全用現代物流的方式去管理,企業就可以比較從容地應對各種事件。

  不過,就國內企業目前的實力而言,擺脫中間商,似乎遠沒有說起來那么容易。華藥集團的一位負責人表示,長期以來,國外中間商已經建立了從倉儲、營銷到最后回款的一整套完善的體系,中國的生產商要另起爐灶,恐怕很難打開局面。況且在國外建立一個分銷機構,需要大量的資金和人員投入,更多企業還沒有這樣的實力。

  技術革新也正成為中國VC生產企業迫在眉睫的問題。中國企業自主研制開發的“二步發酵法”,曾在中國VC企業征戰中功不可沒,但現在國外企業已在研制用于VC生產的最新的“一步發酵法”,一旦成功,將是VC產業一次徹底的革命。

  此外,要遠攻也要近守。以中國為主的亞洲國家,VC的生產與消費嚴重失衡。中國大部分維生素C依賴出口,而國內消費嚴重不足,每年的用量僅為5000噸左右,人均年用量不足4克,遠遠低于歐美發達國家的人均年用量60—90克。

  對于這一點,國內VC生產廠家都面露難色:受國人消費習慣等因素限制,國內市場的開拓顯然不是一兩家企業努力就行的。但羅氏卻在這個被認為“沒人穿鞋”的中國市場上賺得滿臉陽光:羅氏VC泡騰片“力度伸”,在中國的年銷售額已近1億元,占了VC制劑市場過半的份額。

  足下之寶就在足下,不是嗎?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愛問 iAsk.com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