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國金三年打造金融控股樣板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25日 16:24 《新財富》 | |||
本刊主筆 李凌/文 從“中信嘉華”變身“中信國金”,不僅僅是名稱的改變,而是一番從商業銀行到金融控股公司的整合再造。 中信國金是由中信嘉華銀行收購華人銀行、并進行業務重組與整合后,于2002年11月25日換牌上市的。換牌上市前,中信國金的前身中信嘉華銀行運用發債及增發新股集資收購華人銀行進行擴張,其后對集團業務進行整合,使中信國金在短短3年時間里,總資產規模擴大了35%,股東權益增加28.2%,資本實力不斷提高;總收入提高13%,利潤增長53.9%(以2004年預期盈利計算),表現出較強的盈利能力;其股票在進行4次分紅派息(每股分紅共計0.248港元)的情況下,每股凈值仍不斷提高,價格上漲將近一倍。在2004年8月公布優于市場預期的中期業績后,公司股價表現跑贏恒指14%,成為香港股市表現最佳的銀行股。 而2002年的那場脫胎換骨的再造,用中信國金董事長孔丹的話來說:就是本集團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再造”三步曲 第一步 : 收購華人銀行做大規模 收購華人銀行使中信嘉華資產從591億港元增至約800億港元,擴大了37%,在香港的分行由26家增至47家,并晉身為第八大香港注冊持牌銀行、第四大資產的上市銀行。 1986年6月,中信公司斥資3.5億港元收購了當時陷入財務危機的香港本地上市銀行—嘉華銀行92.5%的股權,嘉華銀行成為“中信系”第一家香港上市公司,也是第二家由中資控股的香港上市公司。1998年,嘉華銀行更名為“中信嘉華銀行”(簡稱中信嘉華)。 在母公司中信集團的支持下,嘉華銀行用近10年時間從一家香港小型銀行轉型為中型銀行,但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沖擊之下,其盈利大幅下滑甚至面臨虧損的現實,凸顯了中小銀行抗風險能力低的缺陷。 為了增強抗風險能力及提高盈利能力,中信嘉華從2000年開始積極尋找收購對象,并聘請專業顧問就其收購策略提供意見。2001年6月中旬,中信嘉華銀行發表通告,稱計劃發行十年期次級債券作收購合并之用,并明言該行正尋求收購香港一家資產總值與其相若或較少的銀行。而按此條件,香港本地可供選擇的銀行不多。符合“條件”的JGG日本信用保證(626.HK)、AEON信貸財務(900.HK)及廖創興(1111.HK)三行的大股東均已表示無意出售手上權益,余下的僅剩港基國際(行情 論壇)(636.HK)及華人銀行。恰在此時,華銀控股的股東調整內部投資結構,急需套現,表示有意轉讓股權。華人銀行是“華銀控股”(0655.HK)旗下重要的全資子公司,在香港經營已超過45年,擁有21間分行。 2001年11月1日,中信嘉華宣布以42億港元代價收購華人銀行全部已發行股本,收購價相當于華人銀行2001年6月30日賬面值33.2億港元的1.26倍(附文1)。這項收購行動使中信嘉華資產從591億元增至約800億港元,擴大37%,中信嘉華晉身成為第八大香港注冊持牌銀行(以資產計),香港第四大資產的上市銀行。中信嘉華收購華人銀行后,規模和業務大幅擴大,在香港的分行由26家增至47家。 除了資產規模擴大以外,收購華人銀行還有諸多好處:比如中信嘉華信用卡業務剛剛起步,而華人銀行已經有成熟的信用卡業務,并且還剛剛收購了金融財務機構,雙方合并后可以使用同一平臺、管理及品牌,中信嘉華利于加強偏弱的零售銀行和信用卡業務;中信嘉銀中資大客戶較多,而華人銀行的強項在于中小企業業務,其中小企業客戶數目為中信嘉華的3倍,雙方可以互補;中信嘉華財務狀況存在諸多隱患,可以通過收購華人銀行彌補。分析雙方2001年中期報表,可以得到證實(表1)。 收購后中信嘉華的整體客戶數目增加了20%,其中中小企業客戶更大增3倍,有利于未來業務的擴展。但是,在收購前就有分析員指出,華人銀行作風保守,呆壞帳比例較高,資產質量較差,中信嘉華收購華人銀行的協同效應不大,反而要花很長時間把兩家銀行合并。 事實上,除了華人銀行資產質量較差之外,發行3億美元資金成本高達7.625%的后償債券,以及供股產生的攤薄效應,都會對公司盈利產生不利影響。數據顯示,2002年,即完成收購后的第一年中信嘉華資本充足率從上年的20.11%下降到19.07%(但仍高于香港同業16.5%的平均水平),稅后利潤總額由2001年的約6.17億港元下降到5.39億港元,降幅達12.64%;每股攤薄盈利由23.28仙降到17.79仙,降幅更是高達23.58%;不良貸款率也由2001年底的4.5%上升到5.6%;呆壞帳撥備增加了58.3%達到了5.4億元,增長速度大大高于貸款余額增長速度。 一些國際評級機構在中信嘉華宣布收購華人銀行前后的不同看法,從一個側面印證這項收購對中信嘉華短期有負面作用,但長期而言卻會對公司經營產生積極影響。標普在2001年11月1日中信嘉華宣布收購時就曾將其前景評級列入負面觀察,但同月15日,標普將評級展望調整為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