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港股 > 綠城集團信托項目被指遭清查 > 正文
【財新網】(記者李慎)一則關于“銀監會清查綠城信托業務”的消息,引爆了業界對于綠城財務現狀的擔憂。其實,在限購鉗制之下,市場銷售疲軟,開發商現金流窘迫,融資成本水漲船高,隨之而來的償債能力和運營風險大增,銀監會摸底勢在必行。
起家于浙江省杭州市的綠城集團,產品以大戶型的高端住宅為主,以長三角為據點,近年來觸角延伸至珠三角及東北、西北等區域。在業界人士眼里,綠城有三大標簽——負債率高居不下,不輕易降價,長袖善舞的融資專家。
自登陸H股以來,綠城每年的年度負債率幾乎都不低于140%,乃眾內地房產股之最,也因此飽受資本市場和輿論的批評。綠城行政總裁壽柏年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將努力降低負債水平,至一個合理的水平。”
但多年的努力似乎并沒有明顯的進步,2011年上半年,綠城的凈資本負債率較去年底上升31.2個百分點,至163.2%。
無奈之下,近年綠城的高管開始轉變態度,不再忌諱談高負債。集團總裁壽柏年曾在一次公開場合表示,高負債是“綠城的特色”,這么多年下來一直如此,也沒見有太大的風險。但在私下里,綠城對于財務狀況的擔憂并未能釋然。
資本市場不相信眼淚,2008年金融危機時,綠城曾經歷了海外債市危機。據財新記者了解,綠城曾走投無路,一度找到中海、萬科等龍頭賣公司,后來柳暗花明借助某國有四大行的一筆巨資借款方才起死回生。
這種機緣可遇不可求。2009年以來,綠城開始大力發展代建業務,代建模式的特點在于:綠城不出錢只出團隊和設計,土地和資金幾乎全部由合作方提供,綠城的角色轉變成“建筑商”。
這一重大轉變對于綠城有很大的好處,一來在擴大規模的同時,不再繼續增加負債率;二來能夠分散風險,充分發揮綠城的資源整合能力,包括融資能力。在這方面,綠城充分演繹了浙江民營資本的活躍和“報團”的特點。在浙江,浙江能源集團、浙江鐵路投資集團等資金實力雄厚的國企或民營企業,都是綠城的“金主”,它們不干涉綠城的開發運營,只充當財務投資人角色。
2011年,在限購不斷鉗制下,綠城銷售受阻,資金運轉不靈。下半年以來,圍繞著綠城有兩種說法,一種是“綠城非常缺錢,正通過熟人滿世界借錢,包括職工內部集資。”另一種是“只要綠城一開口,浙江民營老板都會借錢給他。”
壽柏年曾在2011年中報發布會上稱,“和2008年相比,目前的狀況好得多,除了公司的情況比以前好,現在整個宏觀環境也比2008年好。2008按年所有人都沒錢,但是現在社會資金相當充裕。”
臺面上,綠城已經與平安信托,中信信托等達成了百億級別的信托合作業務,桌子底下,綠城從其他信托公司,以及浙江民間借款的數額隱蔽,而且可能更加巨大。
包括綠城在內,上半年幾乎所有的房地產開發商,都擴展了各種融資渠道,基金、信托、發債,無所不及。但如果市場成交量持續走低,開發商資金鏈將經受更嚴峻的考驗,償債風險無疑將加速累積,一旦崩潰,投資者將遭受重大損失。為避免類似債務危機再現,銀監會對開發商進行債務摸底,勢在必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