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是股份制銀行領銜融資計劃,如今輪到了國家隊。目前,工建中交等四家國有大型銀行相繼開始融資,僅以目前明確表達準備啟動融資計劃的銀行的融資規模匡算,銀行系統存在6000億元的融資缺口。
縱然銀行采取了可轉債、定向增發、H股分流等減壓流程緩沖巨額融資計劃對市場的承壓,但容量有限的股市還是表現出了怯膽的“小氣”,銀行股集體走弱。
直觀來看,2009年信貸井噴對銀行系統資本金的影響確實導致了當前銀行系統大面積的資本金短缺。然而,這雖合情理但卻只浮于言表。當前銀行貸款增長與資本金缺口間的交叉牽制背后,恰是銀行系統多重風險敞口或隱或顯的溢出。
當前股市對當前國有銀行系統融資計劃所表現出來的緊張,主要原因之一為投資者擔心巨額的銀行融資將使股市和銀行信貸市場蛻變成“鐵公基”養殖場。銀行通過股市等不同渠道融資,把過度貸款集中地投向回報周期較長、收益率相對較低的重資產——鐵路、公路、基礎設施等領域,不僅增加了銀行系統自身的貸款高集中度風險,而且增加了股市的風險集中程度,并不可避免地對其他私人部門融資產生更為突出的擠出效用。最近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地方融資平臺下的項目,其資產收益率大約為1.5%左右;顯著低于一年期銀行2.25%存款利率。這不僅潛伏著銀行系統自身的壞賬風險隱患,也由于銀行在股市較重的占比,也客觀上增加了股市風險。
同時,銀行巨額融資背后潛伏著不良資產由明變暗所帶來的風險估算失真風險,這增加了市場對銀行融資發貸可能加劇潛在風險敞口的擔憂。最近銀監會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銀行系統不良貸款余額首次降至5000億元以下、壞賬率降至1.58%的雙降局面;主要銀行的風險準備金撥備覆蓋度達到130%以上,部分銀行達到150%。毋庸置疑,去年信貸井噴和信貸以舊換新對銀行不良資產雙降和風險準備金覆蓋度上升功不可沒。雖然我們無法獲得準確的數據支撐,但鑒于當前信貸結構分布,信貸以舊換新拉低不良貸款余額并非無的放矢。一方面,當前銀行的稅費體制刺激銀行隱藏部分不良資產風險敞口。相比資產管理公司,銀行核銷不良資產抵入物如房產需繳納全額營業稅、契稅、城市房地產稅等多項稅費,銀行稅負較重。這使得銀行處置不良資產抵入物所繳納的稅費占了其抵入物凈值的較大比例,甚至部分不良資產抵入物出售所得低于出售產生的稅費。銀行往往會采取以新換舊等手段隱藏部分不良資產風險敞口。另一方面,去年以來,房價、地價等的快速增長,使得銀行信貸擔保物出現了明顯的價值重估,這在財務上改善了銀行資產質量。然而,從風險管控的角度看,這些“正常化”的不良資產只是被技術性地加以隱藏。
另外,銀行巨額融資計劃也反映,當前日益傾向于拼信貸的低層次競爭格局不僅是對資本的低效率使用,而且使銀行陷入了過去那種信貸擴展期利潤高增、隨后債務高筑的固有陷阱。這是一種地道的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的模式。投資者有理由擔心,銀行業這種獅子開口的融資需求何時才是個盡頭。
總之,深層次的原因則是隨著2009年的銀行信貸井噴,市場越發擔憂不斷敞開的銀行風險敞口——即擔心銀行融資導致銀行和股市蛻變為“鐵公基”養殖場、不良資產雙反彈和銀行再融資依賴癥風險等。我們認為,有效地緩解之舉是積極財政政策的有保有壓、逐漸退出,以減輕對銀行的信貸增長壓力;同時在保證風險無安全出售、避免銀行間交叉持有的情況下,積極研發信貸資產證券化,以便通過發展市場化的風險處置方式,促進風險的市場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