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黃瑩穎
在香港市場上,由于各種原因,一大批的個股交易量異常低迷,成為名副其實的“僵尸股”。這些僵尸股或為業績差,或不為香港投資者喜好。不過隨著內地投資者逐步加深對港股的投資,一些符合內地投資者投資喜好的“僵尸股”,有望提高交易活躍度。
成交清淡
所謂的“僵尸股”,指的是表面上看起來還可以,但是在二級市場上,交易量卻低得可憐。在香港市場上,由于各種原因,一大批的個股交易量異常低迷,為名副其實的“僵尸股”。
以16日成交量來看,國企H股中,交易量低于100萬港元的個股有43只,而中資民營股交易量低于100萬港元的個股為數更多,超過200只。華富嘉洛操盤手李揚指出,香港是機構投資者參與為主的市場,市場傾向于一些藍籌股,對于一些業績差或者板塊冷門的股票,興趣不大。
比如2009年在香港上市的譚木匠,是目前A股乃至香港上市公司中唯一的小木制品第一品牌。公司當初上市時提出,公司上市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提升品牌,籌集的資金用于全面的品牌提升,從產品、宣傳到店面形象都將得到整體性提高,生產重點仍放在木梳制作上,把梳子做透。但是由于香港市場對于其缺乏認可度,業績也缺乏亮點,最近兩年來,其交易量持續低迷,日均成交金額不到70萬港元,其中不少交易日低于10萬港元。
而一些多地上市的公司對于香港投資者的偏好體會更深,比如此前在香港新加坡上市的大眾食品,因為自股票在香港聯交所上市以來,總交易量的90%以上發生在新交所,公司股票在香港聯交所的交易量一直遠遠低于新交所。有分析指出,類似于大眾食品這樣沒有什么“概念”的食品類民營企業受到了冷落,直接導致大眾食品交易量一直走低。而新交所由于市值較小,投資者反而十分看重傳統的、現金流穩定的食品類企業。無奈之下,大眾食品在2006年便退出了香港聯交所股市。
直通車或活躍交易
今年7月初新版退市制度發布后,閩燦坤B引發的退市危機,也讓B股投資者人人自危,探求B股出路。彼時,B股市場基本上是一個“僵尸市場”,既缺乏投資者參與,也缺乏融資功能。不過,從去年12月以來,B股市場迎來了一波強勁走勢。數據顯示,去年12月,B股指數累計漲幅達12.73%,深圳B股漲幅為16.96%。而活躍B股市場的首推不斷增強的B轉H預期。
而近日,監管層釋放的消息,稱將進一步完善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制度安排,試點開展合格境內個人投資者制度(即所謂QDII2)。市場普遍認為,港股直通車2.0版有望推出。從實際的情況看,內地已有不少投資者通過各種渠道介入港股市場。而值得注意的是,有市場人士就指出,隨著內地投資者介入香港逐步加深,一些原本交易低迷的僵尸股,有望提升交易活躍度。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