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股股東存在對價損失 象征性補償比一毛不拔好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08日 10:55 周興政 | |||||||||
西南證券 周興政 近日有傳言稱,瑞銀(UBS)、摩根大通(J P Morgan)和Cred-it Suisse正透過QFII方式在內地大量買入具有投票權的華能國際(資訊 行情 論壇)的A股,試圖在股東大會上奪取主動權,迫使華能國際在其股權分置改革方案中通過賠償ADR及H股股東的決議。
此消息令市場對內地31家含有H股的A股公司股權分置改革中,H股股東可能得到對價補償的預期再度增強。此前在內地出臺的《關于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中規定,對于同時存在H股或者B股的A股上市公司,由A股市場相關股東協商解決股權分置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31家同時擁有H股的A股上市公司,在其未來的股改過程中,H股股東將無法得到補償。 如果瑞銀、摩根大通和Cred-it Suisse所做的努力最終奏效,這將是在不違反《指導意見》的基礎上,H股股東爭取自身合理權益的一種新途徑。不過,這種途徑雖然算是一種可行的辦法,但對于H股股東來說,多少顯得有些無奈。 有關H股股東在31家同時含有H股的A股公司股權分置改革中能否得到補償的問題,已經成為中港兩地資本市場持續關注的焦點。截至目前,主流觀點依然認為,H股股東最終不應該得到補償,原因是31家公司在股權分置改革之后,其股份將在A股市場上流通,A股股東獲得的對價補償是針對非流通股在A股市場上取得流通權而做出的,這和H股并無直接聯系。 然而事實似乎并非如此簡單。 管理層和上市公司還需要考慮的問題是:其一,對于不給H股股東任何對價補償的上述31家公司的股權分置改革,是否與同股同權和公平性原則相抵觸。31家公司目前的股份分為三種,H股、A股和非流通股。其中非流通股既不是H股,也不是A股。內地市場人士想當然地認為非流通股是沒有流通權的A股,這是不正確的。既然如此,非流通股就應該既可在A股市場上獲得流通權,又可在H股市場上獲得流通權。近期內地媒體津津樂道于G股板塊的賺錢效應,顯然,H股的投資者沒有獲得這種“賺錢效應”的機會。可見,無論什么原因所致,最終的結果是,H股股東并未和A股股東一樣具有真正意義上的平等。 其二,再來仔細分析一下股權分置改革中H股股東的權益是否真的沒有損傷。不可否認,香港股市中H股公司奇怪的股權結構是其市場估值在多年來一直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對于多數兩地同時上市的公司,H股股價低于A股股價的比價結構,令H股股東可以獲得低于A股股東的持股成本,也可看作是針對其股權結構風險的一種補償。不過,此類公司股權分置改革之后,這種狀況就會發生很大改變。A股股東在獲得對價補償之后,A股股價會因除權而大幅下降,H股和A股之間的比價結構可能將因此發生巨大變化。這種變化會令相當數量的投資資金,從H股市場流向A股市場。這意味著多數同時于兩地上市的H股股份乃至整個H股市場,可能因此類公司的股權分置改革而向下作結構性調整。如此,H股股東的權益有如何得以保障? 其三,管理層可能還需要更多地考慮到內地企業特別是內地超大型重要企業未來的融資問題。就最近三年來的情況來看,H股市場并非內地A股市場,才是內地企業的主要融資場所。而且,類似中國人壽(資訊 行情 論壇)、神華能源(資訊 行情 論壇)等超大型的重要企業,其巨大的籌資規模是內地A股市場所難以容納的。上述狀況在未來若干年內仍將持續。若H股股東的利益因內地的股權分置改革而受到損害,國際投資者對于H股市場的信心必將因此降低。這會為內地企業在H股市場上的籌資帶來麻煩。對于一些極具投資價值的內地超大型企業來說,即便能夠順利發售新H股,若其估值因此被降低,融資規模的縮減相對于目前股權分置改革的對價補償來說,也將是得不償失的。 近日有外資行在其研究報告中提出,若H股股東不能得到合理的對價補償,可能引發大規模的集體訴訟。而內地市場人士則引用法律管轄權以及訴訟地點、訴訟主體等方面的法律條文予以反駁。然而,一個被忽視的重要問題在于,一旦出現大規模的訴訟事件,無論訴訟是否獲勝甚至是否被內地法院受理,對H股市場的負面影響都將是巨大的。 從目前H股市場的投資者結構來看,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等大型外資基金仍然占據主導地位。如果此類機構資金因擔心其H股權益受到損傷或者出現損傷之后全面撤離,對于已經存在被高估嫌疑的H股市場而言,負面影響同樣無法相象。 對于31家公司的股權分置改革來說,多樣化的補償方式不失為一條可行的解決辦法。管理層可將股改方案的大部分決定權下放給31家上市公司,自己只保留監督和管理的權力。31家上市公司則可根據自身的情況決定是否給予H股股東對價、補償;以及其中的具體比例。這樣可使很多矛盾弱化乃至消除,同時也給予一些欠妥的股改方案,留下一些伸縮的空間和余地。對于一些重要的H股公司而言,給予H股股東一些象征性的對價補償,遠遠要比一毛不拔好得多。折衷或許是解決尖銳矛盾的最好辦法。 聲明:新浪網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