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監(jiān)管機構對中信(Citic)及其五名前董事展開法律及研訊程序,包括中國前國家副主席、“紅色資本家”榮毅仁(Rong Yiren)之子榮智健(Larry Yung),理由是他們在公司究竟何時意識到一筆外匯押注導致巨虧的問題上誤導投資者。
這項民事法律程序啟動之際,中信因其母公司中信集團(Citic Group)向香港上市的子公司注入了370億美元資產(chǎn)而成為中國改革國企的旗艦之一。
上個月完成的這筆交易,使這家企業(yè)集團轉型為一家市值400億美元、專注于中國市場的金融服務集團。中信集團在上世紀90年代有“紅色企業(yè)”之稱,后來因投資澳大利亞鐵礦石項目而遭遇巨虧,身陷困境。
香港證監(jiān)會[微博](SFC)發(fā)起的這起案件,癥結在于該公司管理層在什么時候意識到2008年的一筆外匯押注已經(jīng)造成巨虧。
記者一時聯(lián)系不上中信請其置評。
當時名為中信泰富(Citic Pacific)的該公司在2008年10月警告稱,其對美元相對于澳元將走低的押注產(chǎn)生了巨額虧損,這將提高其在澳洲皮爾巴拉地區(qū)Sino Iron鐵礦開發(fā)項目的成本。
這些虧損達到20億美元。盡管利潤預警顯示,該公司在2008年9月7日就意識到這個問題,但證監(jiān)會提出,中信在2008年9月12日曾發(fā)布一份通函,稱就董事們所知,其財務狀況沒有出現(xiàn)任何重大不利變動,從而給投資者造成誤導。
該監(jiān)管機構昨日表示,正請求法庭向五名前董事發(fā)出賠償令,并請求香港的市場失當行為審裁處給予五人制裁。
該監(jiān)管機構表示,在9月的通函和10月的利潤預警之間,大約4500名投資者總共支出2.45億美元購買中信股票。中信泰富股價在10月利潤預警的次日被腰斬。
五名高管是:外匯合約簽訂時的中信泰富主席榮智健;前董事總經(jīng)理范鴻齡(Henry Fan);前副董事總經(jīng)理張立憲(Leslie Chang Li-hsien)和李松興(Peter Lee);以及前執(zhí)行董事周志賢(Chau Chi-yin)。
榮智健和范鴻齡在2009年4月辭職,此前香港警務處商業(yè)罪案調查科突擊搜查了公司總部。
香港證監(jiān)會在這個城市為時六年的訴訟時效即將到期之際提起了此案。
譯者/何黎
(來源:FT中文網(wǎng))
進入【新浪財經(jīng)股吧】討論
文章關鍵詞: 中信高管香港證監(jiān)會起訴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