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滬港通倒逼港股ETF:要么淘汰要么換代

2014年08月08日 02:50  21世紀經濟報道  收藏本文     

  張小蓓

  當投資者關注滬港通可能會抹平AH股差價的時候,忽略了資管產品可能出現的變化——它們可能才是抹平AH股差價的重要工具。

  滬港通的開通已然進入倒計時。8月6日下午,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滬港通還有六周時間——這是目前最確切的時間表。

  資本市場對滬港通已經表現出濃厚的興趣,甚至多數觀點認為滬港通是撬動這輪藍籌行情的最重要原因。

  然而在許多專業人士眼中,滬港通的意義并不在于此。“跨境ETF產品才最能代表滬港通推出的意義,跨境ETF這類產品,會對滬港通機制解讀得淋漓盡致。”滬上一位接近港交所的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其認為滬港通最大的影響在于ETF,并不只是簡單的二級市場套利。

  目前,國內僅有兩只港股跨境ETF,但無論在申購方式還是申贖效率上都存在很大限制。滬港通開通后,這些缺陷會被新的跨境產品所彌補。而兩只老的港股ETF不得不面臨命運選擇:或壽終正寢、或升級換代。

  滬港通給整個內地資本市場帶來的影響是長期持續的,而這種影響也將很快擴及到整個資管行業。“目前我們關注不多,但將來推出相關產品是必然。”一家券商資管人士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目前已有多家大型基金公司在進行相關產品的調研和準備,只要系統測試已通過,產品會馬上推出。

  老港股ETF危機

  “滬港通開通后,跨境ETF數量會增多,體量增大,這類產品對資產管理人是利好。”興業證券資管部門的一名基金經理表示。

  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因其在產品設計上的種種創新,在國際市場中迅速崛起,被認為是百年金融史上的三大創新之一。

  跨境ETF是ETF的一類。以境外資本市場證券構成的境外市場指數為跟蹤標的、在國內證券交易所上市,為境內投資者提供了優良的參與境外市場投資的渠道。

  跨境ETF在海外市場發展比較成熟,但在中國卻十分緩慢。中國最早在2008年左右才有基金公司作出過跨境ETF方案。直至2012年才有兩只港股跨境ETF正式上市交易,但其也受到諸多限制。

  實際上,當時兩只港股ETF推出之時,其被認為是為內地投資者投資香港股市提供通道的“小港股直通車”,但遺憾的是,此后再無其他港股ETF推出。華夏的恒生指數ETF和易方達的恒生國企ETF也成了目前為止僅有的兩只港股ETF。

  并且這兩只ETF誕生后的成長過程也不順利。截至6月15日,華夏恒生ETF資金規模為1.18億份,基金規模較一季度減少了1800萬份。其首發規模為35.86億份,可見已經有96%的產品份額被贖回。

  另一只產品,易方達恒生ETF首發規模16.17億份,2013年一季度規模已經降至1.73億份,截至2014年6月15日,基金規模為1.07億份,較上期又減少了1700萬份。

  一位基金人士告訴記者,滬港通實行后,市場上將會有很多真正意義上的港股ETF、跨境ETF產品,方便內地投資者投資海外市場。在他看來,滬港通最大的意義就在于ETF,滬港通能夠實現了ETF實物交換的屬性,解決了投資門檻過高等一系列問題。

  添富基金管理董事總經理楊健今年5月份也曾表態:滬港通會讓RQFII及ETF發展更加正面。

  “ETF產品適合進行資產配置,海外資金在這方面需求量大,大多數機構和少數個人投資者將會有很大興趣。”興業證券資管部門的基金經理認為。

  倒逼老港股ETF轉型

  其實早在2007年政府就提出開通港股直通車,規定一出,引發市場一陣興奮。但此后進展緩慢,最后因市場、政策配套等原因又被推遲。直至2012年市場才推出了兩只港股ETF——華夏的恒生指數ETF和易方達的恒生國企ETF,讓內地投資者投資港股有了工具。此后兩年,內地市場再沒有新的港股ETF推出,上述兩只產品也成了國內市場上僅有兩只跨境ETF。

  滬上一位基金人士認為,現有的兩只港股ETF有三個致命缺點,一是全現金的申購模式。由于其標的指數的成分股均在境外,做不到實物交換,所以其申購贖回采用全現金模式;二是效率低,買賣只能采用基金管理人模式,個人投資者不能直接參與;三是投資門檻較高,如恒生ETF最小申購贖回單位對應的為150萬人民幣,易方達也明確申購贖回的份額起步是200萬元。

  在兩年前的市場環境中,上述兩只ETF還有其生存的土壤。但其弊端也會讓其命隕于“滬港通”。有業內人士認為,港股跨境ETF完全采用現金替代的申購贖回方式,意義并不是很大。現金替代與T+2的基本模式效率低下,犧牲了資金的時間成本。

  滬港通開通后,投資者將可以直接投資港股,申贖方式或也將采用一攬子股票的方式進行。有基金人士預計,隨著滬港通的開通,將會涌現更多的ETF產品,這樣的背景下兩只老的港股ETF將何去何從?

  “命運無非三種,第一摘牌退市;第二,推出新的ETF產品,老的ETF與其進行合并;第三對老的港股ETF進行改造升級。”上述基金人士表示,滬港通的開通考驗著兩只港股ETF的存亡。

  “很大可能性是進行轉型。比如修改合同,將現金申購改成實物申贖,可以直接用一攬子股票進行贖回,實現T+0交易。”該人士認為,如果照此辦法這兩只ETF的生命力將獲得增強。但難度是對基金合同的修改,需要召開持有人大會。

  滬港通開通后,老的港股ETF是進行升級換代,還是壽終正寢。就此問題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也對華夏基金[微博]進行了采訪,但截至發稿尚未回復。

  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任浩宇認為,無論兩只港股ETF最終結果如何,其已完成了歷史使命。

  備戰滬港通

  滬港通給ETF帶來了市場機遇,也給整個資管行業帶來機遇與挑戰。事實上,已經有部分機構開始嗅到背后利益的味道。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有六七家實力強大的基金公司早已著手準備,目前正在進行國內ETF與港股ETF的調研準備工作,相關人員也正在進行培訓。只要全網測試一通過,產品會馬上發行。

  “我相信很多大的基金公司都在緊鑼密鼓地準備這件事情,這是一個很大的商機。”滬上一家基金公司人士告訴記者。

  “有一些國內的基金正在著手布局包括滬港通在內的跨境產品,尤其是一些大型基金公司可能會重點布局滬港通基金,而中小基金暫時可能還顧不上開拓海外市場。”華潤遠大基金人士表示。

  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任浩宇認為,對于小的基金公司來說推出新產品的可能性不大。因為前期利好釋放得差不多。大盤走勢也趨向穩定。而由于在香港市場可操作性低,小基金公司更不可能推出港股ETF。

  但是部分大型機構不會錯過新一輪搶地盤的機會,“大型機構經常奉行全產品線的策略,滬港通帶來的產品機會他們自然不會放棄”。前述滬上基金公司人士認為。

  觀望更多。北京多位公募基金人士坦承,公司內部除了對滬港通制度作了一系列研究外,沒有其他動作,對于現有產品的投資邏輯進行調整、甚至是新發一只針對滬港通的公募產品都沒有可能。該人士表示,因為政策尚未完全落地,因此也不急于開發新產品。

  深圳一家基金相關人士也表示,目前并沒有聽說公司在開發與滬港通相關的產品。不過,滬上一家券商資管人士認為,盡管目前并沒有太多關注ETF,但未來推出該方面產品將是必然。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

文章關鍵詞: 滬港通港股ETF

相關專題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關閉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歡

看過本文的人還看過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聞莎車村民談暴恐頭目:敗類被擊斃大快人心
  • 體育騎士3巨頭!勒夫將加盟 杜蘭特退美國男籃
  • 娛樂女神梅根閨房憾事:與大13歲老公無性生活
  • 財經地方暗示國企積極拿地:讓托市不會不聽
  • 科技諾基亞中國裁員真相:被慣壞的貴族
  • 博客方舟子:大麻絕不是無害的毒品
  • 讀書優劣懸殊:抗美援朝敵我裝備差距有多大
  • 教育大學生求職花十余萬 拖3年全家身心俱疲
  • 易憲容:房地產為何成腐敗的重災區?
  • 海嘯:地方政府救樓市可能大失所望
  • 冉學東:樓市拐點最明顯的標志是棄房
  • 李錦:汽車反壟斷目的不止于“降價”
  • 鈕文新:新貨幣政策培育更多金融倒爺
  • 洪榕:必須進入中國股市的N個理由
  • 凱恩斯:創業板指數十年后見到6000點
  • 朱藍瀾:人民幣國際化是中國復興關鍵
  • 白明:反壟斷就是政府干了該干的活兒
  • 楊國英:地方政府境外發債宜審慎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