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偉
港交所也會降價促銷?
3月20日,港交所宣布將推出一系列措施改革股票期權市場,包括調低交易費用、提高價格透明度及交易效率等。根據計劃,自今年5月2日起,交易費用將明顯下調,其中,26只期權的交易費用將會下調50%至83%。
去年,受現貨市場交易量萎縮的影響,股票期權成交合約張數也明顯下滑,去年,每日平均成交合約近23萬張,較2011年的30萬張下跌逾23%。
“我們不是看短期的,因為成交量某一年下跌就做出一些改變。”港交所環球市場科股本證券與定息產品及貨幣聯席主管戴志堅表示,減價是為了回應業界收費高、價格設計彈性偏低的意見,交易費用下降后能夠拉近與場外交易費的距離,主要希望吸引更多場外投資者參與。
降價同時,港交所還將同時推出第四個合約到期月份,使股票期權合約到期月份增加至7個,包括即月、隨后三個日歷月及隨后三個季月(季月指3月、6月、9月及12月),讓市場經常有最少3個月到期的股票期權(即場外交易市場常見的合約)。
擴展期權客戶群
作為港交所新“三年戰略”的一部分,內地市場依然是股票期權發展的賣點。
戴志堅表示,內地市場仍然沒有期權產品,對于投資者而言,要做與中資有關的期權投資,港交所平臺具有優勢,內地個人投資者或者金融機構都是股票期權的潛在客戶群,未來,該產品的客戶群有機會進一步擴大。
港交所的股票期權成交量約2/3來自與中國內地相關的產品,相關正股包括H股公司、紅籌股或民營企業。過去5年間,港交所下的期權買賣交易所參與者數量已經從51家增加至87家,零售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占比顯著上升,分別增長11%和13%。
“近年來,隨著全球監管趨勢的改變,通過結算所作為中央對手的交易所買賣產品更為有利。”港交所環球市場科聯席主管羅力指出,這為股票期權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帶來很大潛力,目前,港交所的股票期權已約占期貨和期權總成交量的一半,日后有望進一步增長。
今年以來,隨著現貨市場成交的改善,股票期權市場的成交量也有所提高,1月份的首個成交日股票期權的成交合約量就達40萬張,整個1月的日均成交合約也在30萬張左右。
現存制度下,交易費用以合約價值2萬港元作為分界線,合約價值在2萬港元上每手交易費用為3港元,2萬港元以下的為1港元;新制度以2.5萬港元和1萬港元作為分界線,合約價值在2.5萬港元以上每手交易費用為3港元,2.5萬港元至1萬港元的合約交易費為1港元,合約價值在1萬港元以下的為0.5港元。做出調整后,40%現有股票期權類別交易成本將大幅減低。
此外,今年第二季度開始,莊家報價制度也會做出調整,主要莊家將要就每個期權類別提供至少120個期權系列的持續報價,是現有莊家報價要求的五倍,將首先涵蓋5個占股票期權市場現有成交量逾20%的活躍股票期權類別(即友邦保險、中國人壽保險、中國移動[微博]、中國海洋石油及匯控)。今年第四季度,港交所系統提升后,將可以從每秒2萬多宗標價提升至30至40萬宗,將能提高更多股票期權覆蓋率。
“場外市場面對很多困難,資本要求提高,成本也越來越高,需要找中央結算平臺。”戴志堅指出,改革后,與場外費用接近,加之交易所平臺的交易透明度較高,對手風險較低,對場外投資者會有一定吸引。
目標非擠占窩輪市場
在港交所大舉發展股票期權市場的同時,在香港散戶中知名度更高的窩輪(衍生認股證)市場則在悄悄洗牌。
3月19日,荷蘭合作銀行表示,衍生品業務由于受到售予零售客戶的新監管條例所限,令其風險及成本上升,因此決定結束在香港的窩輪業務。荷蘭合作銀行也成為香港第四家選擇結束窩輪業務的窩輪發行商,此前,中銀香港、德意志銀行和蘇格蘭皇家銀行已經決定退出。
有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港交所收緊窩輪業務的規定,增加發行商的成本,生存壓力增加,不排除還會有其他發行商日后選擇退出市場。
去年7月,港交所就窩輪發行商發出“提高上市結構性產品市場監管指引”,要求發行商統一上市文件格式,并在響應報價方面提高最低服務水平,如響應報價的最長時間將縮短至10分鐘、最大買差價將由25個縮窄至20個價位,以及最少報價數量由10手倍增至20手等。
“選擇退出每家有不同的考慮。”法國興業銀行股票衍生品高級副總裁李錦認為,收緊規定并不一定是發行商退出的直接原因,過去也有發行商進進出出這個市場,有些是順應母公司的發展策略,有些則是因市場情況做出的調整。
與股票期權一樣,窩輪也是一種期權產品,不過在香港,窩輪的散戶參與度更高,2006年開始,窩輪的年成交金額高達數萬億港元,即便在去年市場氣氛不佳的情況下,窩輪的成交金額仍高達16464億港元。
“窩輪在香港已經有20多年歷史。”李錦指出,加上發行商積極推廣介紹,大部分投資者對窩輪更加熟悉,交易的透明度也比較高。
同是期權類產品,與窩輪相比多了沽空功能的股票期權降價,是否難免為窩輪市場帶來更大挑戰?
“股票期權和窩輪的目標客戶群不同。”戴志堅表示,窩輪市場也并非港交所股票期權改革的目標所在。
李錦也指出,雖然二者是相似的衍生產品,但并不構成競爭關系,投資者選擇窩輪或是股票期權時,成本也并非主要考慮因素,關鍵還是個人的整體投資策略。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