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調陳曉今率永樂香港上市 鐵算盤沒想到有今天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14日 02:53 東方早報 | |||||||||
昨晚6時,永樂家電CEO陳曉帶著七八個部下,淹沒在從上海飛往香港航班的人群中———今天聯交所舉行的中國永樂(0503.HK)首日上市儀式他們將是主角。 11天前,江蘇民營企業雨潤食品(1068.HK)同樣在香港首日上市,200多人的管理團隊“披掛上陣”。和這樣的豪華陣容相比,永樂的“人馬”實在“寒酸”,一直不愿認同富豪身份的上海民營企業家陳曉,刻意低調地迎接歷史性時刻。
全球路演四人行:反思與大摩合作 “永樂一直都是這么低調。”昨天上午9時半,距其首日上市正好還有24小時,在永樂家電總部———上海南匯的一座不起眼的三層小樓里,陳曉這樣向記者告白。即便是全球路演這樣的“重頭戲”,最終也只有4個人參加。他們分別是CEO陳曉、CFO張儉、財務總監邱澤敏、營運總監周猛。 從香港到新加坡,再到德國法蘭克福,荷蘭鹿特丹、阿姆斯特丹,英國倫敦、愛丁堡,美國紐約、波士頓、舊金山,在摩根士丹利的安排下,為期15天的全球路演之旅,一家機構投資者會談一小時,永樂整整和78家承銷商進行了一對一的面談,而參加午餐會的機構投資者更高達100多個。 “在美國,從早上7時就開始面談,最多一天開了9場會議。”大呼身體吃不消的陳曉突然感悟,“原來世界上有這么多的人每天都在找錢。”這讓他對自己去年和大摩的合作有了一些反思。“如果能夠重走一遍,永樂上市方式可能會改變。”陳曉說,“但是,做事情不能回頭看,而且摩根士丹利還是讓我們少走了彎路。” 比如,受同業態國美香港上市市盈率只有15倍影響,永樂市盈率雖然也很難大幅提高,但是16.3倍的市盈率高于國美當年水平。“之所以高一些,是因為永樂全部資產實現上市,將來不會存在關聯交易,這一點對海外投資者來說,永樂要比國美透明。”外界認為,正是大摩的幫助,讓永樂公司架構更為國際化。 “沒想到有今天” 熟悉陳曉的人說,他最大的個性特征是“鐵算盤”,陳曉本人也很喜愛這個頭銜。 “鐵算盤”無法制止大摩從其身上獲取豐厚利潤,卻絕不會讓大摩拿走控股權。陳曉說,永樂和蒙牛的情況非常不同,因為蒙牛董事長牛根生的股權比例很低,但陳曉等57位永樂管理層緊緊攥牢50%的控股權。即便陳曉個人持股比例只有約15%,但是他握有50%股份的話語權。“我是永樂唯一控股股東。”陳曉介紹,50位管理層可以根據股權比例享受分紅等經濟利益,但是他們的表決權完全歸于陳曉,這一點不可撤消。 最受詬病的1.4億元收購燦坤大陸門店之舉,據陳曉透露最終收購價格也不會超過1億元,足見其“算計”能力。 陳曉的個人經歷不能不讓他精打“鐵算盤”。陳曉出生的第二年便患上小兒麻痹癥,從此落下腿疾。10歲那年,父親不幸過世。35歲那年,妻子重病纏身,債臺高筑后不治身亡。陳曉說他所走的每一步都很艱辛。“小時候哪可能想到有一天能在香港上市呢。” “黃光裕和張近東都比我小。三大家電零售巨頭中,我的年齡最大、從事零售的時間也最長。”盡管永樂歷史只有9年,但陳曉本人已經在零售業滾打20多年。“這么多年的經驗告訴我,零售真諦就是精打細算。” 黃光裕的總部是位于北京黃金商圈的鵬潤大廈,投資30億元、高達36層,有頂級寫字樓、超五星級酒店。陳曉的總部則偏安于上海郊縣南匯,當時買地花了600萬,建樓不到400萬,總成本只在1000萬元。“零售需要靠低成本賺錢。”陳曉說,他不會將總部搬離南匯。 “資本為我‘打工’” 1996年永樂剛剛成立之時,注冊資本只有600萬元。9年之后,永樂上市總股本就是20.99億元,根據永樂每股2.25港元的發行價格,永樂市值至少50億元。從600萬元到50億元,9年內永樂公司價值增長800倍,陳曉說這是資本為他“打工”的結果。 經過2年多追蹤,1年多談判,摩根士丹利拿出5000萬美元入股永樂,當時這個價錢已比永樂每股盈利溢價約10倍,對永樂來說,不但8億多現金入帳,又引進“國際智囊”,完善公司現代治理結構,是一樁劃算買賣。 但大摩及鼎暉以5000萬美元入股永樂,相當于每股成本約0.92港元,永樂以每股2.25港元上市后,兩家外資股東的賬面盈利,遠比5000萬美元豐厚。更何況,永樂3年內利潤年均增長率一旦低于50%,就要將2.5%~5%的股權轉讓給大摩。即2007年(可延至2008年或2009年)的凈利潤相等或低于6.75億元,就要向大摩轉讓4697.38萬股;如果凈利潤不高于6億元,則轉讓9394.76萬股。 考慮到這些,大摩此舉的投資回報率不但遠高于60%,更讓外界擔心陳曉陷入“為資本打工”的旋渦。“為資本打工,怎么會呢?是資本為永樂打工。”陳曉似乎根本不擔心這點,“從600萬到50億,這不都是借力于資本嗎?!” 作者:早報記者 陳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