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10月路演 P/B初定1.7倍或成首家全流通國企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24日 13:37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本報記者 陳宜飚 香港報道 眾人期盼的中國建設銀行香港IPO已經進入收尾期。 9月21日,建行在香港進行了聽證會;次日,建行順利通過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委員會聆訊,并旋即啟動公開招股前的推廣活動。據一位消息人士透露,建行計劃在10月中旬開
9月22日,香港信誠證券聯席董事連敬涵對記者表示,“聆訊通過后,下周就可以進行初步推介。雖然建行的盤子比較大,但是港交所如果以最快的時間來審批,還是有希望在10月底11月初上市。” 連敬涵的態(tài)度代表了相當一部分香港投資者的意愿,目前香港市場上可選擇的投資機會不多,許多機構和散戶均對建行有所期待。 P/B為1.7倍左右 據上述消息人士透露,此次建行的融資額將達到65億美元。倘若如此,將超過當年聯通的集資規(guī)模(55.9億美元),成為中國企業(yè)歷來最大的上市集資活動。 除了規(guī)模,投資者們現在更為關注的其實是建行的發(fā)行價格。前述消息人士介紹,建行傾向于以相當于每股凈資產1.7倍左右的價格上市,由于目前尚在詢價階段,并不清楚最終的確切數字。“但是毫無疑問,建行的這種定價(區(qū)間)也很有吸引力。”連敬涵說。 記者從交行的保薦人高盛方面了解到的情況是,當時交行定價時的P/B為1.6倍(交易前的市價除以每股凈資產,以2005年估計值計算),在超額認購交易實施后,按2005年的估值計算則為1.58倍。由此看來,建行的定價或許并不會比交行更優(yōu)惠。但是連敬涵認為,即使建行定價比交行進取,也有它的理由,畢竟它是四大國有銀行之一,實力雄厚,無論資產規(guī)模還是在國內市場地位均與交行不同。 香港輝立資產管理基金經理陳煜強表示,在決定是否買建行股票時,他會參考交行的定價。“或許從規(guī)模上看,建行比交行大得多,利潤也高得多。但是交行的成長性快,而建行作為國有銀行,給人的感覺是效率方面會更低一些;此外,交行背后有匯豐入股,相比建行的戰(zhàn)略伙伴美洲銀行而言,匯豐給人感覺更富有經驗,對風險的控制更到位一些,這些綜合因素共同決定了交行和建行在定價方面應該趨于一致。”陳煜強說。 即使有龐大的融資規(guī)模和較優(yōu)惠的價格區(qū)間,建行還需向機構投資者推介。此前,美國銀行以25億美元購入建行9%的股份,新加坡淡馬錫控股(私人)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亞洲金融控股私人有限公司以14.66億美元購入建行5.1%的股份,兩者還分別承諾,在建行公開招股時,斥資5億美元及10億美元購入建行股份,以維持所占股權不被攤薄。 而據香港媒體披露,企業(yè)投資者的上市前推介早在一個月前開始進行。建行的保薦人摩根士丹利等曾與多家香港財團接觸,包括李嘉誠旗下的長實、郭炳湘旗下的新鴻基地產、李兆基旗下的恒基兆業(yè)地產以及鄭裕彤旗下新世界等。有關股份的禁售期介乎半年至1年。 目前,恒地副主席林高演向媒體確認,主席李兆基私人持有的兆基財經企業(yè),已預算動用約2億至3億美元認購建行新股。其他三家財團則未見有回應。 連敬涵稱,即使四大財團聯手捧場,在香港也不算什么罕事。“這些富豪一定會出手捧場內地大型企業(yè)的。”他說,在一般情況下,這些富豪也是作為機構投資者出現,并沒有什么其他特殊之處,只是會享受一些作為機構投資者應有的議價能力而已。 香港的分析師猜測,也許由于建行的融資額龐大,又必須趕在香港領匯(將在年底前上市,融資近30億美元)上市之前進行IPO,為了避免撞車,建行近期才加速上市步伐。 連敬涵并不認同。他認為,建行早在一年前就應該符合要求了,現在已經比正常情況晚了一年,而且即使是按正常程序,也會在領匯之前進行IPO。另外,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自交行上市以來,香港股市上還沒有進行過較大金額的IPO,但是市場需求卻相當高昂。“即使建行與領匯一起上市,資金方面也沒有問題。而且不論國外投資者還是香港投資者都會更看好建行,我們的客戶也已經不斷地向我們提出這方面的要求。”連敬涵說。 匯金釋放50億到55億美元股份 除了創(chuàng)造融資規(guī)模第一的神話之外,建行還可能成為首家實行“全流通”的國企股,即原來不能流通的國有內資股,可能獲準全部轉換為政策上容許自由流通的H股,以有利提高建行日后融資的彈性,并增加該公司在個別指數中所占的比重。 按這種設想,建行的大股東中央匯金投資公司所持有的內資股,有可能會全部轉換為H股。盡管目前建行尚未向社會公開其IPO內容,但是香港證券界人士普遍對這個消息持審慎樂觀態(tài)度。消息人士透露,建行在IPO時,匯金公司可能將首先釋放50億到55億美元的股份。 “從它目前較低的定價策略來看,我們估計應該是有考慮全流通的因素在內,否則他們的定價不會這么優(yōu)惠。”一位知名的股市評論員說,“而且全流通是遲早的問題。建行把這個處理好了是件好事,現在不處理,將來也要處理。”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yè)內人士透露:“一般過去上市的IPO,如果是H股,賣的是全新發(fā)行的股票,獲得的資金放入公司,現在還有一種做法是,原股東會把手中的股票進行減持,同時也賣新股,這樣可以逐步解決全流通問題。”他同時透露,這次建行也可能會采用這種做法,但并不確定是否會進行“全流通”。 如果建行真的實施全流通方案,顯然可免去后顧之憂。按業(yè)界猜測,建行H股市值保守估計將逾3500億元。過去阻礙H股公司晉身恒生指數成分股的理由大部分股權屬非流通股已不復存在,在這種情況下,建行有資格成為恒指成分股。此外,按恒生中國企業(yè)指數H股指數的編制原則,理應將全部H股計進指數比重內,而這將形成建行在指數中獨大的局面,因為實施上述方案之后,其市值將較目前第一的中石油高出2倍。 幕后顧問 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同時還稱,建行在內地的幕后顧問中,有高盛的身影,“他們許多參考意見都來自高盛在內地的合資公司高華”。 “其實這在業(yè)內也不是什么秘密。”該人士說,“在為國企做IPO時,許多外資投行都會聯合起來共同做顧問和承銷。” 是否真的如此,或許只有等IPO之后才會揭開謎底。但是目前,圍繞建行IPO,仍有兩大謎團尚須解開。 9月21日前后,建行在香港進行初步上市聆訊時,有兩個方面?zhèn)涫苌鲜形瘑T會關注,其中包括上市保薦人獨立性問題,以及其審核不良貸款的方法,因為這可能未全面反映銀行的財務狀況。 一位投行人士稱,上市委員會擔心建行聘請的會計師行不是全面核實,僅以抽樣方式審查不良貸款組合的做法,可能讓投資者無法全面認識到潛在的風險。 不過,有資深會計業(yè)人士指出,抽樣的做法在業(yè)內甚為普遍,因為銀行的貸款組合甚大,很難為每項貸款進行審核。是否進行全面核實并無一定標準,須根據投資者的需求來決定,如星展銀行年前收購廣安銀行便是只作抽樣盡職審查。 而目前建行的保薦人之一摩根士丹利,由于和中國國際金融公司以及建行之間關系過于密切,被港交所上市委員會成員懷疑難有獨立性。 對此,一位接近保薦人的消息人士說,建行在中金的股權已轉讓予建行的母公司匯金,所以不存在角色沖突的問題。即使這還不足以說服委員會成員,只要建行另外聘請一家完全獨立的保薦人,便能符合上市要求。而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可能進入保薦人名單之列。 從建行順利通過聆訊來看,上述疑團應該已經得到了解決。 陳煜強表示,雖然他不知道這些謎團是怎么解開的,但是他相信香港的監(jiān)管當局。他說,“我們只可以選擇買或不買建行的股票,而現在大家都看好內地的銀行業(yè)發(fā)展,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建行仍有一點瑕疵,大家也不會拒絕這只股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