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股改指引出臺 B股與A股展開對價對決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05日 10:14 和訊網-證券市場周刊 | |||||||||
本刊記者 李中東/文 “指引”出臺,但是否該給B股流通股股東對價的爭議卻并未因此而止。其背后,究竟隱含著怎樣的“國情背景”呢? 反方:無需支付對價的理由
一、A、B股分立兩個市場,股改中非流通股股東通過給A股流通股股東支付對價,從而獲得了在A股市場上的流通權。而在B股上市時,A股非流通股股東并沒有與之有任何的承諾和約定,況且獲得流通權后的股票也不在B股上市流通。可見,這是A股市場上非流通股股東與A股流通股股東之間的利益調整,只要不侵害B股股東權益,就與B股股東無關。 二、B股發行價已與國際市場接軌,而且在發行A股時,從中獲得76%的資本增值,除此之外,可轉債的發行也給B股股東帶來潛在的收益,如此看來,為什么還要再“補償”呢? 三、境外法人B股早已經上市流通,說明B股發行時就是可全流通的。當時境外法人B股上市時,B股流通股股東并無索要對價,為何現在非流通股股東要實現在A股市場全流通時,就有人提出同時給B股股東支付對價補償?如果真給B股股東支付對價,那么,B股股東持股成本要比國家股股東還來得低,誰來給國家股股東補償呢? 燕京華僑大學校長華生:B股流通股股東已經沒有獲得對價的可能性。B股已經是完全意義的流通股,不存在誰向誰支付對價的問題,都是同股同權進來的。 正方:應該獲得對價的理由 一、B股和A股不是互相隔離的市場。B股和A股同在滬深證券交易市場交易,同屬一個資本市場,同受中國證監會領導,同受一個證券法和公司法約束 ;而H股不是。 二、B股從2001年6月向境內散戶投資者開放以后,原先90%以上境外投資者已退出,現在B股的股東幾乎全是境內投資者。從此以后B股市場和A 股市場一直呈現聯動走勢,A股跌B股也跌。多年來B股與A 股一樣吃盡了股權分置的“苦”,有過之而無不及。就從5月9日股權分置改革啟動以來至7月22日止,滬B股就跌去了31%;而同期滬A 股只跌去了12.5%,H股卻不跌反漲。自從2001年6月境內投資者接過境外投資者的“棒”以來,B指從當時的241點跌至不久前的51點,跌去79%,使那時的1500億市值,蒸發了千億。而H股的持有者都是境外投資者他們的遭遇和境內投資者截然相反,他們是普遍賺錢的。 三、最重要的判斷標準,看看各類股東所持公司的每股份的出資額(持股成本)是多少?要知道B股和H股原始持股成本完全是不同的。B股要高于H股,有的B股竟高于A股。 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中國研究部主管陳昌華:如果不給B股H股對價補償,可能引發國際投資者集體訴訟。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