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勤峰
春節前最后一周,公開市場操作出現新變化。在1月24日的操作中,14天期逆回購取代了7天期逆回購,操作規模加大,操作利率下降10個基點。
業內人士認為,近期,從降準到“降息”再到流動性投放加碼,貨幣調控的一系列變化,無不體現主動作為、靠前發力,呼應“穩”字當頭的要求。在綜合施策的背景下,跨春節流動性有望保持平穩,市場利率中樞下移將得到鞏固,逐漸體現在企業融資成本下降之中。在穩增長政策成效切實顯現前,貨幣調控料繼續展現積極進取姿態。
三個“變”呼應一個“穩”
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公告顯示,為維護春節前流動性平穩,1月24日人民銀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15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為2.25%。業內人士表示,此次公開市場操作,出現三個變化。
一是期限變長。在此次操作中,央行逆回購操作的期限從7天變成14天。業內人士解釋,從1月24日起,7天期逆回購操作已可跨越春節假期,實際期限和14天期逆回購相當。以14天品種替代7天品種,可避免造成利率扭曲。
二是規模變大。此次操作規模達1500億元,較前次操作增加500億元。當前臨近春節長假,銀行現金投放增多,再加上地方債發行加快等因素影響,機構流動性需求增加,央行適時加大投放的做法表明維護春節前流動性平穩的態度。事實上,從上周開始,央行已加大流動性投放力度,單日逆回購操作量增至1000億元,開展7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
三是利率變低。此次14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為2.25%,較前次操作下降10個基點。
“從降準到‘降息’再到流動性投放加碼,近期一系列貨幣政策操作無不體現了‘主動作為’和‘靠前發力’,呼應了宏觀政策‘穩’字當頭的要求。”一位市場人士如是說。
跨節資金面穩了
本周是春節前最后一周,也是開展跨節資金投放的關鍵一周,公開市場操作料繼續發力。
據統計,本周有5000億元央行逆回購到期,已披露將于本周內發行的地方債也超過4000億元。臨近春節,居民取現需求增多,銀行現金投放逐漸進入節前高峰期。
在“穩”的要求下,業內人士預計,央行將適量加大資金投放力度。春節前流動性投放將主要通過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進行,春節前后資金面有望保持總體穩定。
近日央行還下調常備借貸便利(SLF)操作利率。天風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孫彬彬表示,作為“利率走廊”的上限,SLF利率下降有助于約束市場利率波動范圍。
在近期“降息”前后,市場利率運行中樞出現不同程度下降。據統計,截至1月21日,本月銀行間市場存款類機構7天期債券回購利率(DR007)平均為2.09%,較2012年12月下降約7個基點,接近2.1%的7天期央行逆回購利率。在債券市場上,近期1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破2.8%。1月24日,銀行間市場10年期國債活躍券成交利率進一步跌破2.7%。
市場人士認為,近期市場利率運行中樞下移將得到固化,推動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貨幣調控處于發力階段
之前預想的舉措接連落地,市場轉而關注貨幣調控下一步動作,特別是還會不會有降準“降息”。
“2021年12月以來,總量寬松政策全面開啟,但2008年以后,連續兩個月‘降息’的情況還未出現過。”東吳證券宏觀研究團隊認為,下次降準或“降息”的窗口最早將在3月打開。
華泰證券固收研究團隊表示,貨幣調控仍處于相對寬松窗口期。2月可能處于短暫的觀察期。如果3月和4月信貸需求不暢,房地產土拍情況不佳,經濟尚未企穩,不排除屆時再次“降息”的可能性。
孫彬彬表示,短期內是否會繼續降準“降息”,關鍵取決于寬信用的效果。“社會融資規模和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相關數據尤為重要。”
綜合來看,下一步,貨幣政策操作關鍵取決于寬信用進展和穩增長成效,逆周期調節難言結束,但春節后可能迎來一段觀察期。考慮到美聯儲等海外主要經濟體央行醞釀加快收緊貨幣政策,為平衡內外部均衡,一季度可能成為我國貨幣調控集中發力階段。
責任編輯:梁晨婕
投顧排行榜
收起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