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先搞風險防范,再談創新發展
2016年,網貸平臺跑路389家、提現困難150家、停業1075家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宋杰|北京、上海報道
(本文刊發于《中國經濟周刊》2017年第1期)
“如果沒有從事金融業,我也許是一個優秀的攝影師。”中晉資產原三級經理施先生最近時常這樣想。
8個月前,因涉嫌非法吸儲和集資詐騙的中晉系“大廈”轟塌,差點面臨牢獄之災的施經理配合警方調查,問親朋好友東拼西湊借了119萬元交還“非法所得”,不過“這事還沒完”,由于施先生的勞動手冊等材料還被扣押,中晉系出事以來,他無法辦理離職手續,也就意味著無法再謀職業。“現在每天我就是看看書,玩玩游戲,不想看手機,不想去熱鬧的地方。目前準備賣房子還親戚的錢。”
P2P2016:“跑路”引爆行業危機
2015年11月以來,全國非法集資案件集中爆發,許多人的人生因此改變。經過上海公安經偵部門查實,中晉系未兌付金額超過52億元,涉及1.2萬多名投資者。中晉出事后,投資者自發組建了“相信明天”微信群。《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注意到,從中晉系爆雷至今,雖然已有很多人認為“維權無望”而退群,但時不時地還有人轉發各類集資詐騙的帖子,希望能夠凝聚更多受害人的力量來維權。
從e租寶到“中晉系”,每個案子都涉及幾百億資金,投資者遍布全國,其中,e租寶的受害人數以萬計。這些案件有個共同特點,即打著各種“金融創新”尤其是“互聯網金融”旗號。在盈燦咨詢研究員陳曉俊看來,一般知名的網貸平臺(即P2P)出事,基本都是提現困難,不大會跑路。“中晉這種不是P2P網貸,他們都是線下的,他們都有自己的店面,資金交易發生在線下。其實,這些爆發兌付危機的企業大多是非法集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等,不但不是真正的P2P,甚至就其實質來看,連互聯網金融都算不上。 ”
2016年重磅監管文件陸續出臺,尤其是8月24日,銀監會聯合工信部、公安部和網信辦四部委共同起草、堪稱P2P網貸行業“憲法”的重要文件《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下稱“辦法”)正式出臺,無疑將對中國多年快速野蠻生長的網貸行業,帶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其中,明確提出了網貸行業準入標準。12禁的負面清單變成13禁,包括備案登記、銀行存管、信息披露和借款上限等都做了硬性的規定。如何對大額業務進行合規調整;如何消化存量資金;如何找到合適且有意愿的銀行存管合作方等都將是未來平臺亟須解決的難題。
華夏信財董事長兼總裁李彬認為,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備案、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銀行資金存管、年度審計將是網貸行業需跨過的“四道門檻”。互聯網金融的首要任務仍是防范風險。
上海乾生乾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即“錢牛牛”)CEO倪抒音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在監管未落實之前P2P跑路現象其實就一直存在,只是在2016年才廣為人知。但同時2016年也是監管最嚴格的一年,大量的不良公司被清退,新增的公司也沒有那么多,對存量的優質公司形成了比較好的效應,整體而言對合規平臺是積極的效果。雖然也伴隨著一些不良影響,比如用戶、機構、VC仍然處于觀望狀態,但這并不是監管排查帶來的,而是原來的作惡平臺所帶來的行業惡名,全行業應共同去維護和逐步凈化。
其實,問題平臺跑路的只是少數,在2016年監管趨嚴的背景下,P2P網貸行業退出的平臺數量大幅度增加,其中主要以停業為主。
根據網貸之家的數據統計,2016年良性退出(停業、轉型)占停業及問題平臺的比例為66.8%,表明良性退出占據主導。即使平臺跑路、停業困難等造成投資人資金受損的情況發生,這部分投資人占行業全部投資人的比例及所涉投資金額并不大。據統計,截至2016年11月底,問題平臺中涉及投資人數占總投資人數的比例為4.3%,占總貸款余額的比例僅為3.1%。
上海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副秘書長指出,偽金融創新、偽互聯網金融這些平臺被排除出去之后,全國的互聯網金融將會迎來一個非常好的發展空間。
據網貸之家及盈燦咨詢數據統計,2016年截至11月末,P2P網貸行業成交量為18195.46億元,是2015年同期累計成交量的2.14倍。雖然行業整體體量仍在增大,但自2016年4月開展專項整治以來,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的平臺數量連續下降,新增平臺數11月更是跌至個位數,行業給予的新進空間有限。
2016年截至11月末,停業及問題平臺中,跑路有389家,提現困難有150家,經偵介入有5家,停業達1075家,轉型有26家。2016年影響較大的問題平臺事件主要是e速貸、國誠金融、京金聯等。預計未來一年,良性退出(包括停業及轉型)將是平臺主要退出方式,早期野蠻發展導致的問題平臺數量持續減少,良幣將逐步驅逐劣幣。
2017會是希望年嗎
預計P2P網貸平臺數量降至1800家,成交量約3萬億元
新規加劇了優勝劣汰的市場格局。
據來自網貸之家及盈燦咨詢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11月末,P2P網貸行業成交量前100的平臺成交量占到全行業總成交量的75%;前200的平臺成交量占比為85%;前300的平臺成交量占比高達90%。從集中度數據及走勢來看,P2P網貸行業離寡頭壟斷距離尚遠,但行業集中度提升,馬太效應加劇。
預計2017年全年P2P網貸成交量約為3萬億元;貸款余額或達到1.3萬億元;運營平臺數量取決于備案及合規情況,若僅按目前下降速度測算,截至2017年年底或將低于1800家;年末由于資金流動性趨緊,綜合收益率會出現小幅的回升,預計2017年全年綜合收益率在8.5%~9%區間;借款期限約8個月。
網信盾互聯網信息服務(北京)有限公司高級研究員、商務部研究院《互聯網金融信用評級與認證標準》課題組成員梁長玉認為,如果說2016年是P2P的規范年,那么2017年就是P2P的希望年。經歷了2016年的整治風暴,監管細則落地;整個行業通過創新轉型基本實現了激濁揚清,有些平臺實現了痛苦的合規轉型,也有些平臺順利地實現了良性退出;繼續經營的平臺顯然將迎來最好的發展機遇。梁長玉曾經表示,2016年對行業或許是痛苦的,但2017年一定是美好的,因為市場經過教育后變得理性,而經濟新常態無論是財富端還是資產端對P2P的需求仍然是剛性的,更重要的是經過持續一年的整治,以及不規范平臺陸續進入“雷區”,市場空間將得到極大的釋放。可以預測,P2P的市場規模仍將在穩定增長的區間,而企業和平臺將進入競合,不同平臺的分化將趨于明顯,細分領域將出現巨頭。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
責任編輯:李堅 SF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