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幫扶國家近半貧困縣,51家央企首期出資122億
(本文刊發于《中國經濟周刊》2016年第42期)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曹煦 | 北京報道
10月17日,第三個全國扶貧日當天,志在達到千億規模的中央企業貧困地區產業投資基金(下稱“央企扶貧基金”)在京成立。
國投公司、國家電網、中國華電、三峽集團等51家中央企業參與首期出資,首期募集資金為122.03億元,下一步還將通過其他中央企業增資、組建基金聯盟等方式,繼續擴大基金規模,計劃到2020年達到1000億元人民幣。
國資委副主任徐福順說,設立基金是央企為國家探索產業化、市場化扶貧路徑的責任擔當;是整合央企力量精準發力、精準扶貧的有益探索。
基金整體保本微利
重點傾斜貧困地區特色產業
2015年11月,黨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中辦、國辦隨后印發貫徹實施《決定》重要政策措施分工方案,明確要求由國資委牽頭、財政部參與,引導設立央企扶貧基金,“采取市場化運作”也特意被寫入了方案中。
11個月后,2016年10月,國務院批準央企扶貧基金設立方案。《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從國資委內部獲悉,央企扶貧基金的設立得到了國務院高層的重視和推動。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明確要求中央企業建立產業化、市場化運作的貧困地區產業投資基金,并做出品牌來,長期堅持下去。國務委員王勇專門批示,對基金設立給予充分肯定。
10月17日上午,基金公司召開第一次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標志著基金開始正式運作。央企扶貧基金委托國家開發投資公司全資企業——國投創益產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國投創益”)具體運營管理。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從國投公司內部獲悉,基金以整體保本微利為原則,存續期15年,項目投資期5~7年。基金的日常運營由國投創益承擔,不設專職管理團隊。基金公司投資和投資形成的股權參照合伙制企業進行管理。
揭牌當天,基金公司還與河北、河南、江西、貴州、云南、青海6省簽訂了基金首批投放項目。
國資委副主任徐福順表示,基金主要投資于貧困地區的特色種養業、旅游業、加工業、礦產資源等資源開發產業,以及貧困地區產業園區建設、新型城鎮化發展等,優先支持吸納就業人數多、帶動力強、脫貧效果好的項目,重點支持貧困人口多、貧困發生率高的省區、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和邊疆地區。
選擇國投創益作為基金具體管理者,是因為其此前在扶貧投資領域的市場化、專業化經驗。早在2012年10月,國務院領導批示同意由財政部、國家開發投資公司、中國煙草總公司共同出資設立貧困地區產業發展基金。2014年12月10日該基金正式成立,這是中國第一只具有政府背景、市場化運作、獨立運營、自負盈虧的貧困地區產業發展基金,也是中國創新扶貧開發和財政投入模式的一次重要探索。基金首期規模為28億元,以股權投資為主要形式,主要投向貧困地區具有特色和發展潛力的產業。基金委托國投創益產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負責資產運營。
央企幫扶國家近半貧困縣
央企的身影,一直活躍在中國的扶貧攻堅戰場上。國資委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106家央企共結對幫扶了遍及21個省(區、市)的246個貧困縣,約占全國592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的42%,比“十一五”末增加了57個縣,平均每家央企結對幫扶2.3個縣。“十二五”以來,央企在定點扶貧工作中累計投入資金47.4億元,開展各類定點扶貧項目2872個。
在西藏、新疆、青海等扶貧攻堅主戰場,央企同樣擔任了主力軍作用。目前有16家中央企業對口支援西藏21個縣,16家中央企業對口支援青海省藏區16個縣,40多家中央企業參與了產業援疆工作。央企在援藏、援疆、援青工作中投入無償援助資金31.23億元。
以中國石化和中國石油為例,“兩桶油”是央企扶貧的先進典型,多次在各種層級的扶貧工作會議中做經驗交流。中石化是首家發布精準扶貧白皮書的央企。自1988年成立至2015年,中國石化總部共承擔了青海、江西、甘肅等7省11縣(市)的扶貧任務,先后選派75名掛職干部深入扶貧第一線。中國石油在2006—2015年間的扶貧開發投入超過13億元,扶貧項目總數達到1474個。
值得一提的是,央企們在定點對口扶貧中,注重發揮自身優勢精準施策。以華能集團為例,華能將促進貧困地區發展與解決用電難結合起來,近年來建成投產西藏最大的水電項目——藏木水電站、新疆最大的扶貧惠民工程——別迭里水電站,有效解決了西藏墨脫縣、芒康縣長期缺電和用電難的問題。特別是別迭里水電站不僅每年發電約8億千瓦時、上繳阿合奇縣稅收4000多萬元,還新增灌溉面積38萬余畝,解決了900多戶農牧民的定居問題。華能集團也因為電力扶貧的突出事跡,在首屆中國扶貧論壇上榮獲“中國扶貧企業貢獻獎”。
在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洪天云看來,中央企業參與定點扶貧、助力脫貧攻堅、發揮示范帶動作用,是應盡的義務和責任,是我國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的重要體現。
履行社會責任,也需要更專業
事實上,以基金的形式更加專注、專業地參與扶貧和履行社會責任,多家央企中不乏案例。而基金會的形式,正在成為央企精準扶貧、塑造公益品牌的一個重要載體。
招商局集團在2009年專門成立了慈善基金會,由慈善基金會來管理公益資源。“招商局聚焦在定點扶貧領域,通過走訪中國很多貧困地區和農村,招商局發現貧困問題很復雜,要找到貧困的根子,并且對這個議題有深入研究。” 招商局公益慈善基金會秘書長李海說。
據李海介紹,招商局集團扶貧領域很廣,涉及產業扶貧、教育扶貧,以及醫療保健幫扶等,并且在貴州、湖北等地定點扶貧了4個縣,從2004年開始到現在,大概投入了一億多元。
三峽集團今年在民政部的支持下成立了三峽集團公益基金會,注冊資金兩億元。每年還有常規捐贈一億元。另外,三峽電站在發電收益中還將提取一部分資金進行捐贈,今后每年持續對外捐贈扶貧資金達到3億至4億元,這些將強有力地助力脫貧攻堅。
“在此之前,資金大多的投入方向是到地方政府,存在一些大水漫灌、不計成本、不計報酬的很粗放式的管理。” 三峽集團基金會執行副秘書長賈波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今后要實行精細化的管理,通過購買服務、項目合作等方式多層次、立體化地來開展工作。”
中國金融智庫研究員吳東華認為,央企扶貧基金要想取得對貧困地區的投資成功,關鍵不在投,而在整合所有參與投資企業的各種資源,比如所有參與投資企業的工廠、物流、銷售渠道、投資資金、管理、營銷等全面支持,這才是促進投資貧困地區企業成功的關鍵。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
責任編輯:李堅 SF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