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大集團創始股東套現67.6億辭職離場
(本文刊發于《中國經濟周刊》2016年第42期)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劉照普 | 北京報道
10月24日晚,永大集團(002622.SZ)發布業績預告稱,預計公司2016年1—12月份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200萬至7723萬元,同比下降38.31%至8.38%,對公司股價構成利空。
此前的10月9日晚間,永大集團曾經連發15封公告,擬將公司名稱從“永大集團”變更為“融鈺集團”,同時使用部分超募資金對外投資成立一家商業保理公司和一家融資租賃公司。
對于更名原因,永大集團在公告中表示,現有名稱已不能完全體現公司目前的業務布局及未來規劃。
對于永大集團這一舉動,有資本市場人士認為,這是公司試圖通過更名來洗脫前一階段創始股東大幅減持套現帶來的負面影響。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通過調查發現:從2015年4月14日至12月24日,該集團原董事長呂永祥及其家族人員在公司發布高送轉等利好消息,股價一飛沖天之際,創始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借勢在這8個月內通過大宗交易和協議轉讓方式清倉式減持套現67.6億,之后辭職離場,二級市場不少股民被套。
高送轉推動股價躥升,大股東及一致行動人7次減持套現67.6億
永大集團原是一家專業研發生產和銷售永磁電氣開關等產品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號稱是中國最大的永磁開關產品研發生產基地。2011年10月18日,該集團向社會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股票3800萬股,募集資金總額7.6億元,比原計劃3億元募集資金多出4.6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實際募集資金凈額7.27億元,發行后總股本1.5億,該資金已于2011年10月13日全部到位。
永大集團上市之后的2011、2012和2013年,公司股價走勢平平,只在2012年6月7日和2014年5月22日進行過10派3和10派0.26的分紅,也沒有進行過大規模的股本轉增。該公司上市后由于業績不振等諸多原因,股價高開低走,從最高30.43元一路下跌到最低8.58元,跌幅高達71%,破發幅度達57%。
就這樣,一直到2014年10月18日,大股東呂永祥及其一致行動人承諾的3年鎖定期終結,其手持的巨額股份陸續解禁、可以流通上市之際,永大集團的股價開始一改往日的疲軟態勢,不斷走高,特別是2014年12月22日,永大集團董事會擬推出10轉15的高送轉方案前后,其股價開始扶搖直上,不斷創新高。
此時,正值一輪牛市起步,永大集團的股價更是狂飆突進。2015年3月17日,永大集團董事會又在10轉15的基礎上加碼到10轉18派9元,這個舉動令股價一飛沖天,8天收獲7個漲停板,永大集團股價一舉從高送轉方案發布前一交易日的23.38元飆升到2015年4月9日的歷史最高價102.41元(后復權),總市值達到歷史新高150億元。
正值公司股價不斷走高之時,永大集團創始股東、原實控人呂永祥及其一致行動人開始了減持套現之路。2015年3月19日,永大集團公告,公司于2015年3月18日收到原實際控制人呂永祥先生及其一致行動人呂蘭女士、呂洋先生、蘭秀珍女士的通知,擬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或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其持有的本公司股份。
自此,減持套現大戲連續上演。2015年4月14日,公告后的第一次大手筆減持在大宗交易平臺出現,成交數量2060萬股,成交金額5.82億元,隨后的4月20日、4月27日、5月4日、5月5日,連續出現多筆成交股數超2000萬股的交易記錄。從這些記錄可以看出,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公司實控人通過大宗交易平臺減持的成交金額累計超過20億元。
除在大宗交易平臺上大規模減持外,2015年5月6日和7日,公司原實控人呂永祥的兒子呂洋分別與百靂士泰福一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中心(深圳)(有限合伙)、謝勇亮以及上海恣穎實業有限公司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以每股24元的價格分別轉讓2000萬股、2000萬股和1400萬股,累計減持5400萬股,成交金額12.96億元。
據統計,從2015年4月4日至2015年12月24日,呂永祥及其家族成員通過大宗交易或者協議轉讓方式,總共進行了7輪減持套現。在此期間的2015年6月3日,永大集團還對外發布原董事長呂永祥、原副董事長呂蘭辭職的公告,以此清除減持障礙。
2015年6、7月份,正值股市劇烈波動,證監會明令暫停持股5%以上的大股東減持股票,因此,呂永祥及其一致行動人的減持行動被迫停止。半年過后,到了2015年12月,證監會減持禁令期限一過,呂永祥便在2015年12月21日又減持5860.59萬股,套現11.7億元。2015年12月24日,呂永祥又與廣州匯垠日豐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簽訂了股權轉讓協議,將最后所持1億股悉數轉讓,徹底清倉,當時該1億股中尚有5773.174萬股未予解禁,因此該筆交易當時并未全部完成。
2016年7月5日,雙方又簽訂了補充協議。在此期間,永大集團又實施了10轉10的高送轉方案,因此,協議轉讓的股數又變為了2億股,雙方于2016年7月18日才最終完成交割過戶。至此,呂永祥及其家族成員全部清倉離場,合計套現67.6億元。
募投項目投入不足,遠落后于計劃進度
永大集團2011年IPO時的招股說明書顯示,該集團募集項目分別是年產8000臺12kV永磁高壓真空斷路器技術改造項目、年產1200臺40.5kV永磁高壓真空斷路器和8000臺萬能式永磁低壓真空斷路器建設項目、企業營銷網絡建設等3個;建設周期分別為1年、1.5年和8個月,達產后預計年新增營收7.02億,新增稅后凈利1.13億。
永大集團2011年的財報數據是營收3.65億,凈利潤0.92億,這意味著募投項目達產后,永大集團的營收要實現翻倍的良好業績。
實際情況如何呢?記者調查發現,年產8000臺12kV永磁高壓真空斷路器技術改造項目,除了以募集資金置換先期墊資投入的4338.76萬元外,2012年又投入資金11.04萬元,2013年已停止投入,截至2013年末進度僅為19.86%,早已超過計劃中的一年建設周期;而年產1200臺40.5kV永磁高壓真空斷路器和8000臺萬能式永磁低壓真空斷路器建設項目,以及企業營銷網絡建設項目,到2013年底進度分別為31.35%和71.97%,均未按期完成。
記者粗略統計發現,前兩個生產性募投項目建了6年多,第三個募投項目耗時也要3年多,均遠遠慢于招股說明書中計劃的時序進度;3個項目的實際投資額分別為2382.69萬元、16040.52萬元和1112.91萬元,特別是第一個募投項目,僅用到預算資金的一半,其中上市前投入1272.37萬元,上市募集到資金后反而越投越少,2012年投入11萬,2013年一分未投,2014年投入56萬,2015年突擊投入936萬元。
此外,永大集團在超募資金使用上存在亂象。2011年上市超募資金4.2億多元,永大集團公告稱,2012年11月經董事會審議通過,使用3843.54萬元購買一塊土地使用權,作為建設前兩個生產性募投項目的土地來使用,其中土地出讓金3614.77萬元,綠化費用190.25萬元,其他費用38.52萬元。
記者查閱招股說明書發現,第一個募投項目建設地點是在吉林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二號路80號,即全資子公司開關公司的現有廠址,改造原有車間用于生產;第二個募投項目也在上述地址建設,占用土地已采取出讓方式取得吉市國用(2010)第220204000976號《國有土地使用證》,這份土地證早在公司上市前就已取得,現在又將購買土地的費用列支在超募資金上,顯然屬于虛構項目費用虛假列支行為。
業內人士:清倉式減持亟待監管部門高度重視
對于永大集團創始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大規模減持套現后辭職離場,套現金額高達67.6億元,并且在募投資金的使用上存在的亂象,有市場人士呼吁,必須對此予以徹查,以保護二級市場投資者的利益,凈化市場環境,切實用法治化的手段將資本市場監管好。
國浩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高級律師尹志金認為,永大集團創始人采取高送轉的方式推高股價,然后實施瘋狂減持行為,最后辭職離場套取巨額現金,這不僅使得二級市場投資者面臨追高被套的風險,嚴重損害二級市場投資者的切身利益,還涉嫌操縱股價和證券市場,必須對此種行為嚴厲打擊、重處重罰。
資深證券市場分析師胡東輝認為,永大集團實控人呂永祥及其家族成員所套現的67.6億元并不是新創造的財富,而是取自二級市場的投資者,是一次社會財富的再分配,因此必須要給二級市場投資者一個交代,而不能置股民和監管者于不顧,自己減持套現拍屁股走人,留下一堆爛攤子讓無辜的股民來承擔。永大集團并非孤案,像此前的壹橋海參、吉艾科技、宏磊股份、海立美達等多家上市公司,均曾遭到控股股東或重要股東清倉式減持,這個現象亟待監管部門高度重視,嚴查其中是否存在違法違規問題,不能讓他們一拋了之。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
責任編輯:李堅 SF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