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公眾可全過程參與城市規劃,并設有許多官對民和民對官性質的機構,以保障民眾能充分參與城市規劃。
文|韓喜平 王一
我國小城鎮發展的成長規模正在逐步擴大,使得聚集效應開始顯現。截至2011年年底,全國建制鎮數量為19683個,建制鎮數量占全部鄉鎮數量比重為59.2%。由此可見我國小城鎮建設取得長足發展,但目前也暴露出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小城鎮建設的道路上,發達國家給我們提供了可以借鑒的成功經驗和引以為戒的失敗教訓,可以說為我們建設小城鎮提供了有益的啟發,開辟了一條捷徑。
突出規劃的指導地位
在制定小城鎮建設規劃方面,應該建立起有效的公眾參與機制,鼓勵農民、商人、教師等直接利益相關群體積極建言獻策。在美國,公眾可全過程參與城市規劃,并設有許多官對民和民對官性質的機構,以保障民眾能充分參與城市規劃,如“小區規劃辦公室” 不僅向政府提供相關信息和資料,也為市民提供規劃技術服務;“小區規劃理事會”屬于民間組織,但是市政府在做有關發展項目決策時必須向其咨詢。
同時,必須立法確保規劃的權威性、嚴肅性。澳大利亞的城鎮規劃一旦在議會上表決通過,就形成地方法律,由議會監督實施,如果實施過程中需要調整,任何人無權擅自決定,需經由議會討論通過后方能修改。
再一點,規劃的制定具有前瞻性。如美國小城鎮的市區規劃不僅強調功能個性、布局合理,而且注重規劃的長期性。從長遠考慮投資較大、涉及民生的公共設施建設,如交通、供水、供電、通訊、垃圾處理等,規劃制定時即為今后的改擴建留出余地,避免重復建設。
最后一點,注意保護環境。德國在小城鎮建設時,把保護生態環境放在首要位置,通過立法將環境保護上升到法律層面,制約小城鎮建設所有環節,杜絕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增長,對產業選擇嚴格把關,讓可能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的產業在小城鎮無立足之地。
加強城市環境建設,完善公共服務配套
首先,加強自然、人文環境建設。德國的城鎮建設最具代表性,德國政府在建設用地上控制非常嚴格,城市建設的主要精力不是放在修建樓臺亭榭上,而是進行大范圍植樹、大面積栽花種草,以綠取勝。為加強人文環境建設,凸顯小城鎮文化品位,德國政府撥專款用于維修和保護建成200年以上的建筑,使每座城市都顯得富有歷史底蘊和文化品位,和諧之中彰顯出個性。
其次,完善公共服務。美國為增強小城鎮吸引力,在完善小城鎮公共服務配套上下功夫,在小城鎮建設學校、醫院、銀行、商場、賓館等設施,還建設有圖書館、各類體育場館、博物館、文化藝術中心等休閑活動設施,創造了一個比大城市更方便、舒適的居住環境。
再次,構建環境衛生治理體系。發達國家的環衛管理通常從源頭上進行控制,在宣傳教育提高全民環保意識的基礎上,通過運用規劃、法律、經濟、技術等各種方法構建合理有效的環境保護控制體系。
引入市場機制,不斷完善投資環境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國家在原有政府投資基礎上,不斷拓寬融資渠道,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基礎設施建設,形成政府與民間資本共同建設的格局。美國政府將越來越多的基礎設施項目推向市場,鼓勵私人投資經營供水、供熱、燃氣等所有關系民生的項目。發達國家小城鎮政府也會制定許多優惠政策來吸引企業的入駐。例如,美國新布朗士維克市政府為鼓勵私人投資,積極為他們提供學習、選址和融資等方面的幫助;對于中小企業貸款,建立了市政府和銀行共同分擔的風險基金;而對于低收入家庭,政府甚至會提供一定數額的貸款資助其創業。澳大利亞政府為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建立了城市間聯盟機制,通過協商機制來集體應對與私人投資商的談判。
(作者簡介:韓喜平,吉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王一 :吉林大學博士)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