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鎮(zhèn)居民家家都有“在政府做事的人”
【區(qū)域·城市】江蘇徐州:群眾路線的梁寨實踐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王克 ●陳瑜 | 江蘇報道
梁寨鎮(zhèn),位于江蘇省西北角,隸屬徐州豐縣。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這一古老鄉(xiāng)鎮(zhèn)以“黨員干部包掛居民家庭”的創(chuàng)新舉措引發(fā)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其先進經驗更入選“黨的群眾路線工作法100例”,由中央有關部門向全國推廣。
新年伊始,《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專程趕往梁寨,看看那里的人,聊聊那里的事。
給百姓配備“專屬公仆”:鄉(xiāng)鎮(zhèn)干部人均“包掛”100戶
“8月27日中午,我來到梁寨村陳茂松、李翠英老兩口家里。站在門口的第一眼就讓我驚呆了——幾間破舊的草屋,感覺風稍大點就會倒掉……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陳家的情況反映給鎮(zhèn)黨委王書記,書記立刻帶人實地察看,又趕到縣里進行專項協(xié)調,危房改造的補助終于批下來了。然而,當我把這個喜訊告訴陳家的時候,眼睛濕潤的陳茂松老人卻有些欲言又止。我再三詢問才明白,上面撥付的補助還遠遠不夠。資金缺口怎么辦?……我把陳家的情況和動用女兒學費的想法對老公說了,自小生活在農村的老公竟非常贊成。就這樣,陳茂松老人的建房款有了著落。”
這是梁寨鎮(zhèn)黨委宣傳委員李芳的一則“民情日志”。而類似這樣的“日志”,梁寨的干部們一年多來已經撰寫了6萬則。因為梁寨鎮(zhèn)機關(站、所)的148名干部都像李芳這樣有著自己“包掛”的居民家庭,人均“包掛”超過100戶。
2013年年中,梁寨鎮(zhèn)黨委決定所有干部下村到組,掛鉤聯(lián)系居民家庭,下達政策、上傳民情,構建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服務網絡。全鎮(zhèn)15137戶居民很快都有了“專屬”于自己的“人民公仆”。
在梁寨鎮(zhèn)政府,《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看到了一張張名片大小的“民情連心卡”,卡片正面標注著干部的姓名、職務、聯(lián)系電話,背面則印有“您有什么困難需要幫助,您有哪些社情民意需要反映,您對黨委政府的工作有什么建議和意見,請與我聯(lián)系”。
作為最基層的政權組織,鄉(xiāng)鎮(zhèn)工作紛繁復雜,向社會公開手機號碼自然會給干部們增加許多工作量,但鎮(zhèn)黨委書記王磊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多接群眾幾個電話不正是我們想找的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方法?”
梁寨鎮(zhèn)黨委副書記李新勇告訴《中國經濟周刊》,“進百家門”不難,難的是“辦百家事”,100多個干部面對8萬多農民,問題多種多樣,矛盾各有不同。為了共商辦法、分享經驗,梁寨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在全省鄉(xiāng)鎮(zhèn)率先建立起了“民情信息動態(tài)管理服務系統(tǒng)”,同時,邀請當地的人大代表定人定期對干部“包掛”工作進行巡訪督查,干部的所見所聞、群眾的所思所想,形成了數百份調研報告,促進了黨委政府的決策民主化、科學化。
把百姓當“親戚”:婚喪嫁娶,包掛干部必須到場
“你在梁寨找不到‘走讀干部’。” 在梁寨采訪時,王磊屢屢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提及此事并引以為豪。
鄉(xiāng)鎮(zhèn)干部一般家在縣城或更遠的城市,早晨去鄉(xiāng)鎮(zhèn)上班、晚上回城里休息司空見慣,這種被群眾稱為“干部走讀”的現象屢遭詬病但又似乎很難根治。梁寨同樣也有一批“異地任職”的干部,但他們很少能夠享受到“走讀”的“福利”,因為他們更多的“家人”身在梁寨。
“開車回家通常也就半小時路程,可是你要知道,100多戶群眾跟你直接關聯(lián),沒事他不會找你,找到你就是天大的事情,你呢?承諾群眾‘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以后回到城里睡覺了,這怎么行呢?”王磊這樣向《中國經濟周刊》解釋他們消滅“走讀”現象的理由。
李新勇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鎮(zhèn)黨委對干部們的要求是“將聯(lián)系戶當作親戚走”,比如“居民家里有婚喪嫁娶,包掛干部一定要到場”,大家的工作日程都排得滿滿當當,根本就沒有時間“走讀”。
“群眾反映的很多問題都是由于不了解政策法規(guī)又沒有干部與他認真溝通造成的,有些問題原本就不是問題。你把情況說明了,政策講透了,就不會出現信訪案件的長期積累——群眾是講道理的。”王磊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始終堅持他的這一觀點。“村姑都想嫁給劉德華,這不現實呀,但你要告訴她為什么不現實。”王磊說。
在鎮(zhèn)上開牛肉湯館的梁響遠過去是梁寨鎮(zhèn)有名的老上訪戶,對梁寨現在基本沒有上訪這一現象,他的說法是——干部天天來“下訪”,啥事兒都跟你一起解決,誰還需要去上訪呢?“上訪是要有理由的。”梁響遠說。
干部主動靠近群眾,不僅解決了許多歷史遺留問題,許多新的矛盾在爆發(fā)之前就得到了化解,用王磊的話說,這叫“發(fā)現在早、處置在小”,是“變撲明火為消暗火”。
群眾路線:就是讓群眾感到幸福
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能夠有效改善黨群關系、干群關系,然而,梁寨的目標絕不僅限于此。王磊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和諧梁寨固然重要,幸福梁寨才是根本。“幸福梁寨”一是要讓百姓有事做,二是要讓百姓有愿景,三是要讓百姓有關愛。
王磊告訴記者,從小的方面講,干部要幫助群眾自力更生,比如說,鎮(zhèn)黨委對干部的“民情日志”就有這樣的要求——某個家庭比較富裕,富裕的經驗是什么,某個家庭比較貧窮,貧窮的原因是什么,干部要幫助群眾分析問題、制定解決問題的方案。從大的方面講,就是要大力發(fā)展地方經濟,沒有經濟基礎,僅僅靠拿補貼、吃低保,根本就談不上“群眾的實惠”。
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近年來,梁寨鎮(zhèn)依托當地的產業(yè)優(yōu)勢和資源特色,重點發(fā)展薹蒜等四大主導產業(yè),形成農產品加工等為主的產業(yè)鏈條和商貿物流產業(yè);以產業(yè)發(fā)展為依托,全力打造綜合型現代化中心鎮(zhèn),不斷提升梁寨人的生活質量。2013年5 月至今,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70項重點工程已經完成過半,梁寨這個昔日問題多、民怨深的落后鄉(xiāng)鎮(zhèn)已經成為徐州市20個“中心鎮(zhèn)”之一。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