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薛琦,臺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
Technology的中文是技術,習慣稱之為科技,并不正確。因為科學源自于好奇心,(是求知);而技術是求用,尤其是創新意指解決問題的能力(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volves the solution of problems.)。亞洲國家在創新方面并不落后于西方國家。
表1 主要國家和地區在美國專利核準數
由表1來看,在件數上美國占了近一半,亞洲的日本、韓國、臺灣與中國共超過三成;但是表2顯示每百萬人專利核準數,臺灣卻是領先世界。
表2 主要國家每百萬人之專利核準數
鴻海集團為全球民營制造業最大雇主,2012年員工為150萬人,整個鴻海全球管理營運,為確保質量、準時交貨,勢必需要卓越的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宜簡化為加工而已。1、在深圳廠中央廚房為全亞洲最大,一次可供應6萬人伙食;2、費時800天創建鄭州廠房,招募員工30萬人,每天生產超過20萬支iphone5手機。
某些領域如民用航空器、生物科技、純科學等,歐美國家的確仍遙遙領先;但在工藝、生產技術等方面的創新,亞洲國家表現毫不遜色。此外,創投在亞洲資本市場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意味著亞洲新創事業資金來源不虞匱乏,亞洲資金提供者也愿意承擔創新風險。
就東西方對教育的態度而言,二者大相徑庭,亞洲主張勉而行之,西方則傾向自由發展。但教育態度是否影響創新能力,尚無定論。
因教育、文化、制度不同,使得歐洲、美國、亞洲之產業發展各具特色。歐洲的工藝技術(如瑞士表)、時尚等領域獨步全球,美國則是在科技業表現不凡,亞洲在IT、汽車、家電等制造方面特別突出,各有擅場。
由于亞洲經濟發展因起步較晚,要先求有,再求好,相較之下,在某些部門競爭力、創新力較弱,可以理解,但追趕的速度及力道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