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環QE3墨跡未干,美聯儲又迫不及待在本周三宣布了新的購債計劃。接二連三的寬松舉措會對全球市場、其他國家貨幣政策以及新興市場國家產生怎樣的影響?13日,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美國經濟研究員曹永福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美聯儲在金融危機后先后推出多次量化寬松政策,每次的邊際影響都在減弱,無論是對美國國內本身還是對世界其他各國都是如此,這也符合中國的一句古語: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短期內,QE影響新興市場國家最主要的機制是跨國資本流動,但這取決于投資者對各個國家的預期和風險偏好,近期很多國家的經濟數據都不甚理想,所以資本流動也不是很顯著。但是如果眼光放遠一點,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的前景或許已若隱若現。如果將來美聯儲開始收緊,可能會引發從新興市場國家的資本回流,這種沖擊可能會更明顯。
金融市場“敏感度”下降
3個月前,當醞釀已久的QE3最終橫空出世,全球金融市場紛紛笑臉相迎。當天,美國道瓊斯工業指數與標準普爾500指數均創下2007年末以來最高水平,納斯達克[微博]指數也達到多年來高點。除此之外,由于美元大幅走軟,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指數攀升至5個月來高點。其中,紐約黃金期貨合約價格大幅上揚至近7個月高點,紐約商品交易所10月交貨的原油價格更是飆升至今年5月以來高點。在樂觀情緒影響下,隔日開盤的新興市場股指也漲聲一片。
然而,隨著本次新購債計劃的塵埃落定,金融市場并未出現預想中的景象,似乎包括黃金、匯率以及國債在內的市場都已經對美聯儲的行動麻木了。當天收盤時,美國股市三大股指表現平平,道瓊斯和納斯達克指數微跌,標準普爾指數微漲。由于美元對主要貨幣匯率下跌,美國原油期貨和布倫特原油期貨漲幅也收窄到1%左右。國際金價先漲后跌,紐交所明年2月交割黃金期貨價格收盤僅微漲0.5%。
“距離美聯儲宣布QE1已經過去3年零9個月了,很顯然,市場的敏感度正在逐漸下降。”曹永福表示,因為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開始懷疑這些政策是否對提振經濟和創造就業起到了實際作用。從市場表現看,盡管美聯儲的新舉措表明其降低失業率和刺激經濟增長的決心,股票、原油和黃金等價格也均在第一時間出現上漲,但投資者依然有些猶豫。特別當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強調“財政懸崖”風險時,強大的賣壓使市場出現先漲后跌的局面。
恐掀新一輪全球寬松潮
上周,歐洲央行、英國央行、加拿大央行和新西蘭央行均維持基準利率不變,澳大利亞聯儲將基準利率下調25個基點至3.00%,本周美聯儲的舉措無疑是給2012年最后一次各大央行集中議息畫上了圓滿句號。曹永福指出,盡管歐洲央行選擇了按兵不動,但接踵而至的基本面的負面消息,已經推升了降息預期。目前,美歐日正在掀起新一輪全球貨幣寬松浪潮,市場對全球央行進一步寬松的預期正在升溫,2013年全球各大央行的貨幣政策仍將被寬松二字主導,并且在全球經濟未見好轉之前,這種局面很難改變。
從各大機構對全球經濟前景的診斷來看,悲觀預期占大多數。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微博](IMF)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更新版中,全球經濟增長預期被大幅下調?偛课挥诎屠璧慕洕l展與合作組織在日前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稱,未來兩年全球經濟增長總體乏力。報告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增長率可能只有2.9%,2013年有望提高到3.4%,而這兩個數字與5月份的預測值相比,都有了大幅下調。本月初,國際三大評級機構惠譽在其最新報告中預計,2012年全球經濟增長率為2.0%,2013年為2.4%,2014年為2.9%,最新預期普遍低于上一季度給出的2.1%、2.6%和3.0%。
新興市場仍需保持警惕
在談到對新興市場影響時,一種較為普遍的觀點認為,其對新興市場帶來的貨幣升值壓力已小于前兩輪。盡管美元指數已從今年7月中旬的84高位下跌至目前的79點左右,未來恐將進一步走弱,但由于歐債危機仍是困擾全球經濟復蘇的最大風險因素,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增速也明顯放緩,經濟數據都不甚理想,美元資產對于投資者來說仍具一定吸引力,因此QE政策產生的充裕流動性的溢出效應也會相應降低。
曹永福強調指出,在美聯儲QE3和QE4、歐洲央行“直接貨幣交易”(OMT)以及日本央行新增數十萬億日元等量化寬松政策先后出臺的大背景之下,新興市場熱錢涌入風險有所上升。野村證券全球股票策略主管葛文高表示,數據顯示在美聯儲實施量化寬松政策180天之后,熱錢就會大量涌入亞太股市。當然,對中國來說情況有所不同。由于外國投資者進入中國股市必須要獲得合格的境外投資者(QFII)資格,而申請、審批程序耗時較長,熱錢流入中國市場的規模不會太大。另一方面,美聯儲實施量化寬松政策,中國央行可能需要以允許人民幣加快升值或印更多的人民幣加以應對,這會增加中國市場的流動性從而對股市產生影響。
另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是,新興市場將再度面臨輸入性通脹的壓力。通常情況下,在經濟增長難以趕上債務增長的階段,削減債務成了發達國家挽救經濟的大概率選項。但在財政緊縮下,為了防止經濟出現較大波動,與之配套的一個辦法便是貨幣寬松政策。通過增加貨幣供應,降低杠桿程度,通過壓低貨幣實際價值,降低實際負債,通過外匯貶值,提高自身的貿易競爭力,從而盡快完成自身的去杠桿過程。必須承認的是,對于這些國家來說一個有利因素是,其貨幣被全球各國當作儲備貨幣,因此,盡管實行了貨幣寬松政策,未必會造成本國的通貨膨脹。然而對于其他國家,特別是廣大新興經濟體來說,面對強大的輸入性通脹壓力,情況則沒這么樂觀。亞洲開發銀行已發出警告,隨著歐美央行推出進一步的寬松措施,來自西方的資金將給亞洲市場帶來大幅波動以及資產泡沫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