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國華
記者高國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伴隨2011年的結束,基金業又一輪喧囂競爭終于塵埃落定。內憂外患下連綿下跌的股市,讓市場上最大的機構投資者基金公司交出了一份“非常難看”的成績單,在股基債基悉數落水、基金業績集體淪陷背后,全行業也迎來總資產規模連續第二年的下降,基金業“代客理財”的形象陷入困境。
銀河證券基金研究(微博)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12月31日,不含QDII的國內基金公司公募基金資產凈值為21342.41億元,較2010年底下降13%。2011年各類偏股型基金平均跌幅均在20%以上,偏債型基金平均跌幅也達到9.43%,而被視為低風險的普通債券型基金也難逃虧損的厄運,一級債基平均跌幅為2.83%,二級債基跌幅為3.79%。
業績規模雙縮水基金業入“寒冬”
2011年A股市場的慘烈,在基金業身上得到了完整的體現。無論是被動型指數基金,還是主動型偏股基金,抑或是債券型基金,均無法逃脫虧損的命運。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截至12月31日,在統計286只標準股票型基金中納入統計口徑的217只基金的平均業績為-24.95%;在統計120只標準指數型基金中納入統計口徑的61只基金的平均業績為-22.68%;43只偏股型基金平均業績為-24.98%;統計12只靈活配置型基金(股票上限95%),平均業績為-21.49%。貨幣市場基金成唯一亮點,2011年貨幣基金中A類份額平均上漲3.48%,B類份額平均上漲3.69%,成為各類型基金中唯一獲得正收益的基金類型。
從單只基金的情況來看,股票投資方向基金全部虧損。其中,表現最好的博時價值增長混合基金全年下跌7.94%。在所有股票方向基金中僅6只基金跌幅在10%以內。
對于股基債基的全軍覆沒,有基金分析師認為,策略失誤和倉位較高是基金業遭遇滑鐵盧的重要原因。回顧2011年基金策略分析報告,從通脹、房價到歐美危機、政策走向,這四大影響A股市場走向的關鍵因素,基金經理的預判可謂一錯再錯。“由于對市場走勢的判斷失誤,我們一直保持較高的倉位,這是2011年投資策略上最大的錯誤!币晃换鸸救耸咳缡钦f。“考慮倉位因素后,2011年股票方向基金風格與業績波動較大,個別股票方向基金跌幅超過30%,甚至接近40%,表明其持有的股票資產的跌幅更大!
值得關注的是,一向以“低風險”著稱的債券型基金在2011年也改寫了其6年的“掙錢史”。在業內人士看來,盡管由于城投債風波重創債券市場,但也暴露出來部分債基過分追求收益率以致風險不斷放大的現狀。其中既包括“加杠桿”,也包括對股市投資的熱衷,而這已經偏離了債基“低風險”投資的本意。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認為,債基的產品設計和操作過程均有問題,建議債券基金“去股票、去杠桿化”,否則將很難吸引中低風險資金的進入。
新基金發行數創新高“迷你型”基金批量涌現
基金業整體規模下降的同時,伴隨而來的則是各種名目的新基金層出不窮,在多通道審批制度背景下,2011年新基金發行數量達到212只,創歷年新高。但由于“財富效應”的喪失令新基金“吸金”能力大幅下降,募集時間也不得不一再延長。
據財匯數據統計,2011年新基金募資總額為2401.99億元,但單只基金的平均募集金額卻大幅下滑至11.33億元,遠低于2009年31.58億元和2010年20.98億元的首募平均水平。此外,從新基金實際募集額來看,首募金額在10億元以下的小型基金共計118只,占比高達55%,而首募金額在40億元以上的大型基金僅有6只,占比僅3%。伴隨著老基金規?s水,以及新基金發行難,2011年“迷你型”基金大量涌現。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12月31日,資產規模在1億元以下的基金有64只(A、B類合并成一只計算),其中偏股型基金32只,債券型基金13只,貨幣基金3只,QDII基金16只。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2011年熊市下基金虧損嚴重,基金總體資產管理規模停滯不前,在基金總數增多的情況下,“迷你型”基金因此大比例增加。此外,在32只1億元以下的偏股型基金中,有7只是2011年發行的新基金,“幫忙資金”的撤離或造成了其規模的急劇下降。好買基金研究員陸慧天表示,由于2011年基金的總體規模在縮水,但基金總數量在不斷增多,都是存量資金在倒來倒去,拆東墻補西墻,小規;鹱匀辉絹碓蕉。統計數據顯示,這7只2011年成立的新基金最新資產規模與成立時募集規模相比縮水幅度均達到70%以上,其中3只縮水比例甚至超過80%。
值得關注的是,井噴的新基金發行也令基金公司被迫變成“死多頭”。由于我國公募基金缺乏做空工具,因而在發行過程中,基金公司一般持看多股市的觀點,以吸引投資者認購新基金。
“黑天鵝”事件頻襲基金業如何應對
在剛剛過去的2011年里,雙匯“瘦肉精”、高鐵概念股、重慶啤酒“乙肝疫苗”……一個個突如其來的“黑天鵝”事件在重創基金業的同時,讓本就在低迷市場中艱難度日的“踩雷”基金不堪重負,日子難熬的同時,基金業“抱團取暖”的投資方式也受到業內的強烈質疑。
數據顯示,2011年內共有10只“黑天鵝”擾亂了14家基金公司旗下的28只主動管理偏股型基金的腳步。其中已經公布業績報告的20只基金涉及8只“黑天鵝”事件個股,平均每只基金份額縮水10.86億份,相比于偏股基金整體平均每只份額縮水1.18億份的數字,高出近10倍。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共有23家公司管理規模不足100億元,占比接近35%。而最小的4家公司資產管理規模均不到10億元的基金,除金元比聯外,其余3家均為新成立的基金公司。有業內人士直言,2012年多只基金將不得不面臨被清盤的尷尬。
2011年另一個讓基金業形象黯淡、危機四伏的則是相繼披露出的“老鼠倉”案件。從韓剛到許春茂,再到李旭利案件,基金經理“老鼠倉”案件不斷侵蝕著公眾投資者的信心,也讓基金公司“代客理財”的形象大打折扣。
面對2011年的諸多瓶頸,業內人士對于制度變革的期盼日益迫切。業內人士表示,在監管層“加強監管、放松管制”的思路指引下,2012年行業制度變革曙光已現。首先,多年來被市場廣泛討論的新《基金法》2012年有望取得突破性進展。在《基金法》的修訂中還涉及基金股權激勵。此外,監管層鼓勵養老金入市,改善基金投資模式以及拓寬基金多元化銷售渠道的政策措施,都將為基金業突圍提供機遇。
而在剛剛結束的第四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出席會議時指出,要深化新股發行制度市場化改革。抓緊完善發行、退市和分紅制度,加強股市監管,促進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協調健康發展,提振股市信心。這被看做是最高級別的“救市”信號,給目前羸弱的市場注入信心和希望。
在談到2012年的發展和希望時,銀華基金(微博)總經理王立新表示,面對中國資產管理市場競爭日漸激烈的格局、面對復雜的全球及國內經濟形勢,如何順應變革是所有資產管理公司需要面對的挑戰。就基金管理公司而言,內外兼修、提升競爭力將是突出重圍之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