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證監會主席郭樹清對內幕交易撂下“零容忍”的狠話,“中國證監會對內幕交易和證券期貨犯罪始終堅持零容忍的態度,發現一起堅決查處一起,嚴懲操縱市場、欺詐上市、利益輸送、虛假披露等違法違規行為。”
證監會嚴打內幕交易的信號燈亮起。
在這敏感的嚴打時期,黃光裕內幕交易民事賠償案第二輪起訴本月15日即將開庭。4名起訴黃光裕一方的股民的代理律師張遠忠向南都記者透露,手中已掌握十分充足的證據“完全有把握讓法院支持我們。”
原告:掌握充足證據
日前,張遠忠在其個人網站(張遠忠金融)上透露,4名股民起訴黃光裕、杜鵑證券內幕交易責任糾紛案,將在12月15日于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開庭。此外,張還透露,法院在發開庭傳票的同時,還發了《限期舉證通知書》等材料。按照法院要求,當事人的舉證期限截止時間為12月14日。
昨日,張遠忠向南都記者透露,目前相關的證據已經搜集、準備齊全,只待開庭。張遠忠稱,其手中已掌握非常充足的證據,“完全有把握能讓法院支持我們的觀點。”4名股民的索賠總額達700余萬元。張遠忠表示,新的訴訟請求將不再簡單按照實際損失值來計算,而是以可得利益損失來計算,包括投資差額損失和投資差額損失部分的傭金、印花稅、利息之和。
而黃光裕一方的代理律師向南都記者稱,暫不方便回應此事,稱案件走向、結果等均無法預料。這是股民對黃光裕內幕交易案的第二輪起訴。自去年5月份,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以黃光裕犯內幕交易罪、非法經營罪和單位行賄罪數罪并罰后,圍繞黃光裕內幕交易民事賠償案接踵而至。
據司法認定,黃光裕的內幕交易行為發生在2007年4月至6月28日間和2007年8月13日至9月28日間,黃光裕作為中關村科技實際控制人、董事,在中關村科技兩次重組資產信息公告之前,均指令他人使用其實際控制交易股票賬戶累計購入中關村科技股票1億余股,共獲利3億多元。
股民對黃光裕的第一輪起訴源于今年3月份,股民李巖訴黃光裕“內幕交易賠償案”由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正式立案,李巖向黃光裕一方索賠155元。9月初,該案在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進行開庭審理,因李巖提出新的訴求,審判長決定休庭。之后,李巖將索賠金額提升至數十萬,而后又突然撤訴。撤訴后不久,李巖代理律師張遠忠再將包括李巖在內的4名股民的訴狀交到了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11月1日,法院下發立案通知書。
此案件被稱為我國“內幕交易民事訴訟第一案”,張遠忠表示,這起民事索賠案如果勝訴將有示范作用,對在資本市場以內幕交易損害中小投資者的行為進行警示。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這起案件的結果將直接關系到未來黃光裕夫婦會否遭遇連環訴訟。據張遠忠透露,在北京、上海,還有更多因黃光裕內幕交易受損散戶準備起訴索賠。
嚴打信號燈亮起
就在“黃光裕案件”開庭前,郭樹清在第九屆中小企業融資論壇上撂下打擊內幕交易的狠話。郭樹清認為“小偷從菜市場偷一棵白菜”與“有人把手伸進成千上萬股民的錢包(內幕交易)”實質是一樣的。郭還強調“當前市場監管工作的一項重點仍然是防控和打擊內幕交易。中國證監會對內幕交易和證券期貨犯罪始終堅持零容忍的態度,發現一起堅決查處一起,嚴懲操縱市場、欺詐上市、利益輸送、虛假披露等違法違規行為。”
同日,證監會宣布,對第三屆并購重組委委員、北京天健興業資產評估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建敏實行解聘,這是證監會對包括主板、創業板和并購重組委開出的首例罰單。據證監會的內部調查結果顯示,吳建敏在借用他人賬戶持有ST圣方股票的情況下,沒有按規定提出回避申請,于2010年3月3日參與審核了黑龍江圣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購重組的方案。其該行為違反了《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審核委員會工作規程》第十三條———“并購重組委委員不得持有所審核上市公司的股票”。
一邊高調對內幕交易撂下“零容忍”的狠話,一邊首次解雇重組委委員,郭樹清履新以來嚴打內幕交易信號燈頻頻亮起。就在郭表態對內幕交易“零容忍”前,證監會通報了今年以來查處資本市場各類違法違規行為的情況,從案件類型來看,內幕交易案件占比最大,至少達近50%。該通報情況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1月底,證監會共立案調查案件82起,其中內幕交易39起;啟動非正式調查105起,其中內幕交易63起;年內移送公安機關涉嫌犯罪案件16起,其中內幕交易12起。
而在郭表態過后一天,中國證監會通報了兩起分別涉及上市公司佛山照明和佛塑股份的內幕交易案。其中,佛塑股份4名中層管理人員及1名中層管理人員的親屬,共被沒收違法所得約43.26萬元,處罰金額共約達43.26萬元。據了解,上述兩家上市公司在收購股權和出售土地、對外投資的過程中,被收購公司高管和上市公司子公司高管共6人利用內幕信息交易上市公司股票。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兩起案件中的當事人,一起為上市公司中層干部、控股子公司高管,另一起則為股權收購對手方高管。對此,業內人士分析指出,監管部門對內幕交易的打擊范圍已從上市公司“內部人”擴至“外部人”,證監會對內幕交易案件的打擊范圍正在拓寬。證監會相關負責人也透露,“證監會下一步將會加大對上市公司子公司高管內幕交易行為進行重點打擊。”
同日,證監會還公布了包括李旭利“老鼠倉”案等在內的5起違法違規案例的進展。
監管政策頻出
官方數據顯示,從2008年至2011年10月期間,證監會在對各類線索核實的基礎上,共立案調查內幕交易案件135起。在全部市場違法違規案件中,內幕交易案件的占比明顯上升,已經連續兩年超過50%。目前,包括“黃光裕案”在內的多起重大、典型案件均已開庭審理、定罪宣判,還有一批案件正處于刑事調查中。
據了解,內幕交易是指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在內幕信息公開前,買賣相關證券,或者泄露相關信息,或者建議他人買賣相關證券的違法行為。此前業內人士對南都表示,由于《證券法》對于內幕交易的相關司法解釋尚未出臺,內幕交易的法律漏洞太多,“刑事責任好定,民事賠償難以落實,賠償金額計算標準混亂。”
對此,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也認為,“由于證券市場存在信息不對稱,且內幕交易隱蔽性強、獲利便捷,其在各國證券市場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并成為各國市場頑疾和監管執法的難題。”
事實上,在過去的一年內,針對內幕交易的監管政策頻頻出臺。去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五部委《關于依法打擊和防控資本市場內幕交易的意見》;其后,證監會配合中紀委、監察部出臺了《關于地方紀檢監察機關與證監會派出機構建立聯席會議制度試點工作的意見》;今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正式發布實施《關于審理證券行政處罰案件證據若干問題的座談會紀要》。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前不久,《關于上市公司建立內幕信息知情人登記管理制度的規定》正式發布。“該制度在約束內幕信息知情人行為、防范內幕信息擴散、減少內幕交易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市場人士表示。但另有市場人士表示,實施內幕交易的人一般不會利用“內幕信息知情人”的身份親自操作交易,而是借他人之手來間接實施實質性交易并從中獲利。
南都記者汪小星 實習生莫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