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6月14日訊(記者馬丹)著名媒體人胡舒立(微博)在近日發表的《馬云(微博 專欄)為什么錯了》中稱:馬云擅自將公司核心資產“支付寶”轉入自己名下,且轉讓價格超低顯失公允,也嚴重違反了股東之間的契約。馬云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我時常提醒自己不能裝……做回自己才能給自己,給別人更好更多的交代。”關于企業契約精神的一場激辯,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還是有違股東之間的契約?網友眾說紛紜。
非馬云個人行為,是國際投行導演的一出鬧劇
巨人集團老總史玉柱(微博 專欄):阿里巴巴這么大企業,一切都在陽光之下,沒有董事會文件,誰可能把支付寶偷出來?馬云做不到,“奧巴馬”也做不到。關于支付寶按政府要求轉成內資的補償,馬云開出何止10億美元的天價,老外想敲詐更多RMB,國際投行的華人就導演這場先造謠后抹黑的鬧劇。
網友“MarieWoo”:(設置備注):::;;支持馬云,難道要讓中國網上金融支付平臺也被外國人壟斷嗎,經濟活動受保護政策影響再正常不過了,說什么契約精神,都是國際投行慣用的臭名昭著的伎倆而已
網友“酒醉先生”:無論中英美公司法都規定,公司重要資產轉讓需得到董事會和股東會的批準。所以任何行為都必然不是馬云的個人行為。不過國際投行導演這場鬧劇到確實讓人有點啼笑皆非。
力挺馬云,國家金融安全大過一切
網友“VaryCold”(設置備注):支持馬云。書生誤國,總是自以為是的接受西方文化洗腦。在其位謀其政,馬云在這個位置,掌控支付寶這么個已經達到國家安全戰略角度的東西。誠然經濟要開放,但是外國的陰謀也不得不提防,不然給人家打劫了還要幫人家數錢呢!
網友“天方云海”:從市場經濟開放程度說,開放是有道理的,但有尺度的。就好比你愿意將老婆開放給國外嗎?所以不是所有的都要開放,而是要考慮未來。就支付寶而言,涉及到國家未來經濟的安全,當然得未雨綢繆。
網友“葉川_wak”:馬云在各個層面上所要權衡的東西都非胡所能及:責任與利益的糾纏,各方的平衡,對年青一代的社會示范效應,甚至還摻雜著個人對未來的夢想。作為明星企業家,馬云承載的太多,遠非胡記者高舉契約大旗,隨性隨情而發幾篇小文挑動一下民眾情緒思維那么簡單。拋卻深層的是是非非不論,還是要挺馬云的。
網友“滬產蝙蝠俠”:同意馬云的說法,這是法律和金融安全的事情,跟愛國不愛國無關。我理解的支付數據的安全是任何國家不會輕易放棄的,是安全問題而不是民族問題。我(國)的開放并不亞于任何人,但我理解未來時代是數據的競爭。在美國,我們會碰上同樣的問題。
網友“一笑v”:馬云開啟了一場關于未來的國際化金融狙擊保衛戰。面對國家金融安全,更重要的是面對用戶的、不可談判的基本權利保障,要解決目前企業治理結構下利益可以分享與新金融權利不容談判的矛盾,以及走向未來更好的企業治理格局。精于交易架構的搭建和過橋設計的資本現在不得不面對大格局且頑強的馬云。
踐踏契約原則傷害市場之本
網友“張大峰’:契約與產權一道構成市場經濟的基石,踐踏契約原則就傷害了市場之本。馬云在集團兩大股東未同意的情況下,擅自將公司核心資產轉入自己名 下,且轉讓價格超低顯失公允,就嚴重違反了股東之間的契約,也違反了股東與管理層之間的契約。
網友“長盛鄭崢”:“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說白了就是為了“義”騙人也無所謂,不擇手段也沒關系。這就是所謂5000年的權謀。古往今來,多少罪惡攜“義”而為之?可是別忘了,孔夫子的“仁義”,仁在義前,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才是仁。還是那句話,平等獨立的契約精神是現代社會的基礎。
網友“關西小浪人”:面對牌照問題,阿里董事會議而不決,馬云單方行動。為何不這樣安排:支付寶收益由阿里股東分享,等央行政策進一步開放后再重回阿里。既解決了牌照問題,又尊崇了契約精神。我感覺馬云以牌照問題為借口,有意或無意的侵害了股東利益,違背了契約精神。以馬云的智慧,本應處理的讓各方皆大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