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經濟參考報》近期披露《西部“窩電”超三千萬千瓦》后,記者再赴內蒙古蒙西電力富余地區深入調研探求部分地區“窩電”背后的深層次原因。記者在采訪中獲悉,早在2006年前蒙西電網就有建設第三、第四電力外送通道建設的謀劃,然而5年之后仍未立項。
有業內人士向記者反映,國家電網公司與區域電網公司在利益分配上未達成統一,導致跨省電力通道建設面臨多重阻力。
由于內蒙古鐵路運力有限,近年來內蒙古外運煤炭在經濟性上的劣勢凸顯,包括內蒙古電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內蒙古電力公司)總經理張福生在內的業內人士都認為輸電比運煤更合算。
據呼倫貝爾市副市長白志遠介紹,內蒙古的褐煤中含有60%的土和水,這將損耗大量的運能。內蒙古自治區煤炭工業局辦公室主任王曉波等人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為了運煤,很多火車車皮或汽車都是空車進區,重車出區,并不合算。再加上內蒙古鐵路運能有限,給內蒙古配備的車皮偏少,對區外的煤炭供應就有了局限性。內蒙古的坑口煤價一般在每噸300元至400元左右,經過運輸到了東部和南方就變成了每噸750元到1000元左右。因此,電煤外運,既導致了交通堵塞問題,還抬高了火電成本。
而輸電的成本則較小。據內蒙古電力科學院測算,內蒙古西部的電力輸送到電荒嚴重的南方省市,平均輸送成本約0 .1元/千瓦時,送到湖北省和上海市的輸送成本不超過0.08元/千瓦時。送到廣州的完全成本不超過0.45元/千瓦時,遠遠低于廣東省火電廠上網電價0.53元/千瓦時。
然而內蒙古的外送輸電通道嚴重不足。據內蒙古電力公司介紹,近年來,內蒙古的電力外送通道建設嚴重滯后于電源建設。其中,對覆蓋內蒙古呼和浩特、包頭等中西部8個盟市的蒙西電網而言,目前只有豐泉-萬全、汗海-沽源-平安城兩個向華北電網輸電的通道,共計4回500千伏線路,由于蒙西電網向華北電網送電的通道受390萬千瓦的額度限制,目前送電能力未得到充分發揮。
多位內蒙古電力系統人士向《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內蒙古的送電通道建設滯后,所以蒙西電網的“遠水”難解缺電省份缺電的“近渴”。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內蒙古電力公司了解到,蒙西電網新建超高壓第三、第四外送通道方案從2006年開始規劃,內蒙古電力公司甚至為此增設了特高壓部,但是由于種種原因,至今未立項、開工。“自治區從十一五規劃初期就開始進行論證跨省電力通道建設,到現在5年的時間內通道建設還停留在‘紙上談兵’的階段。”一位內蒙古電力公司的高層人士告訴記者。
“由于蒙西電網是省(區)屬獨立電網,一旦在自治區外建電力外送線路,通道的投資主體都是國家電網公司,但國網公司反應冷淡,所以第三、第四外送通道建設直到現在都沒有動靜。”該人士表示。
此外,記者從內蒙古相關政府部門、電力企業了解到,國家電網一直有兼并蒙西電網的意圖,這也是國網公司對內蒙古方面自己建設電力外送通道反應冷淡的一個原因“內蒙古的電力不但富余而且便宜,如果能把內蒙的電送到華中、華東等地,經濟性遠超從其他區域電網輸電。”數位內蒙古電力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目前國網公司上報國家發改委的特高壓外送通道方案,并未考慮與蒙西電網聯網。
“蒙西電網電力富余近1000萬千瓦,國網建設的特高壓線路如果不與蒙西電網聯網,就無助于解決蒙西電網的窩電問題。”內蒙古電力公司的內部人士告訴記者。
此外,電力資源匱乏的長三角地區的外電輸入項目也正面臨種種反復。
記者從華東電網公司了解到,淮南到上海的輸電項目,原來上報500千伏線路送到上海,后來又改成特高壓線路,幾個來回后,至今還沒有核準。對此本報將持續保持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