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伊琳 蘇州報道
“這項目跟我們無關,有也是個人行為。”在人民銀行蘇州中心支行(下稱“蘇州人行”)集資建別墅的傳聞浮出水面后,5月18日,該行辦公室一位人士如此對記者解釋,“說我們集資建住宅,說歸說啊,又沒什么證據。”
目前,該項目是否為代建集資房,購房戶又為何突然被要求追加十多萬元購房款,購房戶、代理律師、開發商、土地部門等仍各執一詞。對此,記者進行了深入調查還原。
別墅“被提價”引糾紛
被傳跟蘇州人行有關的別墅住宅叫“越溪庭院”。
白墻灰屋檐,小橋流水綠樹掩映……5月17日,蘇州市城郊的越溪中心大道東側,陽光下的越溪庭院青白色系仿古設計,尊貴中散發著幽靜的江南水鄉景觀。
門口,一名胸牌編有“置信”物管公司字樣的紅衣物業管理人員告訴記者,“這是銀行的住宅”,這兩天造訪及咨詢者陡增。
蘇州人行集資建越溪庭院別墅的傳言,事起關于此處的七起房產糾紛。江蘇誠鑫律師事務所王首旺是此系列糾紛的委托代理律師。
5月17日下午,記者在蘇州市區桐涇公園對面的上島咖啡,見到了代理此系列案件的律師王首旺和一名不愿透露姓名和身份的購房戶劉先生(化名)。
這批購房戶均獨立起訴,購房經歷基本與劉先生類似。
2008年1月13日,劉先生等人和江蘇吳中地產集團簽訂了購房合同,購買套面積在250平米左右的聯排別墅。同年10月31日,本應是房屋交付期,吳中地產則突然要求劉增加15.3萬元房款,否則拒絕交付。
當時,同樣“被提價”的購房戶大概有數十人。劉表示,他們均根據市場流程辦理的購房手續,他自己辦理的是銀行按揭購房,當時首付了20%的購房款,按揭期限為20年,每月還貸6000元。
委托律師起訴之前,這批購房戶陸續找過吳中地產,劉先生稱自己找了兩次,對方均以各種理由拒絕交付。不過對于是何種理由拒交,劉對記者的追問則表現出了一種“隱晦”的態度,其堅稱不管什么理由,合同是跟吳中地產簽訂的,他只追究吳中地產的違約責任,其他幕后情況和他無關。
這批購房戶與吳中地產幾經協商未果,一部分則選擇了通過法律途徑解決。
2010年6月17日,八名購房戶均委托了江蘇誠鑫律師事務所王首旺律師代理,并向吳中區人民法院提交了八份訴狀。
但整個過程呈現出一種“糾結”的
狀態。起訴當天,其中一人撤訴。王首旺律師稱,撤訴原因不明。
王介紹,提交訴狀當天,法院人士就電話聯系了他,提出了訴前調解要求。王也同意了這個提議。但之后一個月,他見法院沒有任何調解行為通知到他,于是開始逐級向上反映情況,“我身為一個律師,這也是無奈之舉。”
在幽靜的上島咖啡接受記者采訪之際,王首旺一會仰靠沙發閉目沉思,一會兒坐直身子訴說自己對法院的這種處理方式不解。
王稱,逐級向上反映情況半年后,他的電子郵箱收到了法院的“回函”。
記者發現,郵件“回函”上顯示發出時間為2010年12月15日9點41分,最后落款的機構是“蘇州市人民法院”,以郵件正文形式發送,并無蓋章。
郵件援引了吳中區人民法院同年12月13日的一段回復,稱越溪庭院商品房是蘇州人行集體員工委托吳中集團代建項目,“開發有他的特殊性,涉及面廣,社會影響大,相關部門正極力協調”。還表示,法院按規定將該批案件交法院訴前調解委員會辦理。
根據江蘇省高院蘇高法審委(2010)14號《關于訴前調解工作的若干意見》,訴前調解的期限從當事人同意之日起,一般為20天。調解期限屆滿未達成調解協議的,經各方當事人同意,可延長10日;訴前調節未能達成調解協議的,應將案件材料移送人民法院依法立案審理。
為此,記者多次電話蘇州市人民法院和吳中區法院,但截至發稿時均無人接聽。
集資房謎團
指越溪庭院屬于蘇州人行集體委托代建項目的不僅是前述法院的“回函郵件”,記者在小區內向幾名住戶了解,他們均稱是“人行建”的住宅。有住戶稱,之前數次找吳中地產交涉,均被告知要多交15萬才能收房并不是開發商的要求,而是蘇州人行。
不過,5月18日記者聯系江蘇人行辦公室一位人士,他說這“有也是個人行為”。記者也向吳中地產進行求證,一名姓葉的負責人稱,關于越溪庭院的事“不接受采訪”。
代建之謎:蘇州人行“別墅門”調查
之前有媒體報道稱,吳中地產的客戶服務部經理葉黎一聽到“越溪庭院”的項目,就稱這是蘇州人行的代建項目,和他們無關,他們受蘇州人行委托開發。
據記者觀察,小區的入住率大致三分之一,別墅面積每套從200多平米到400多平米不等。樓盤開發商是蘇州市頗具實力的吳中地產集團開發商。
2007年,購房戶的意向認購其實在拿地之初就已經進行。記者從幾名已經拿房入住的購房戶住處了解到,大多購房戶信息,來源于蘇州人行內部人士的口口相傳。
彼時,2006年4月28日和8月19日,央行在不到四個月的時間內,先后兩次上調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0.27個百分點。由此,房地產開發融資成本加大,以1至3年期為例,利率達到了6.30%。而當時的個人貸款環節還可享受八五折利率優惠。住戶比較統一的說法是,當時的價格只要5000多元一平米,但由于位置偏僻,樓市又低迷,銀行員工購買的較少,所以他們才有機會參與。
實際上,這一價格和當時吳中區域內的同類住宅市場價格基本相符。
365地產家居2009年1月發布的一份“2008蘇州別墅市場分析”顯示,吳中四大板塊的市場行情,與越溪庭院購房戶所認購價格基本相符。
“從板塊內項目的開盤日期來看,都是2007年底至2009年初開盤的項目,項目大都為2005、2006年成交的土地。”吳中區國土資源局相關人士告訴記者。
至越溪庭院承諾交付的期限,當時的聯排主力均價在7000-10000元/平米之間,獨棟主力均價1.1萬元左右,疊加主力均價在6600元。而經過兩年的樓市飆升,同區域的同類住宅房價單價目前起碼在萬元以上。
蘇州人行建房小組周主任在接受某廣播媒體記者采訪時,極力撇清“越溪庭院”別墅項目和蘇州人行的關系,稱這只是一個小的團體行為。
就在購房戶認購“越溪庭院”之前,建設部曾于2006年8月下發建住房[2006]196號《關于制止違規集資合作建房的通知》,第一條即明確:自通知下發之日起,一律停止審批黨政機關集資合作建房項目。嚴禁黨政機關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搞集資合作建房,超標準為本單位職工牟取住房利益。此外,以“委托代建”、“定向開發” 等方式變相搞集資合作建房,要追究有關單位領導的責任。
吳中區國土分局用地科的工作人員對記者說,據他了解,“越溪庭院”的別墅項目并沒有辦過集資手續。
“事實俱在,‘越溪庭院’又跑不了。”一位關注此事的吳中區經濟技術開發區開發商相關負責人覺得,此事查實并不難,“只要有關部門愿意去查”。
2007年8月,時任建設部住宅與房地產司司長的沈建忠曾公開表示,單位的集資合作建房要納入經濟適用住房政策的范疇進行管理。第一個條件是必須經政府批準,二是符合城市的規劃,三是企業必須擁有自己的土地,而且這個土地是必須符合城市規劃,不能是工業性質的土地。
前述住建部通知也提及,對雖然符合參加集資合作建房條件,但住房面積超過當地規定的,按當地住房面積超標處理辦法執行。
記者到現場并通過各渠道調查發現,園林景觀的越溪庭院總建筑面積為45484平方米,綠化率42%。規劃戶數為 5獨棟,雙拼65棟,聯體9棟,室內基本設計是五室三廳三衛一廚。
這顯然是一個高檔的別墅群,而來自法院的郵件和購房戶的合同上,其均被稱為“商品房”。購房戶拒絕追加的15萬元多的房屋款,是否由該項目的臨時轉變而引發?目前這還是一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