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財政收入少受影響”的慣性思維,個稅降低稅負不夠力度,簡化稅制不盡徹底,調整結構有逆潮流
□ 本刊記者 王長勇 王晶 | 文
討
論兩年有余,個人所得稅法再度修改,為1994年施行以來最大一次修改。重點依然聚焦“工資、薪金所得”,國務院提交給人大的修正案草案,將免征額從每月2000元上調至每月3000元,將九級超額累進稅率減為七級。綜合征收未有觸及。
對于修改目標,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稱,為加強稅收對收入分配的調節作用,降低中低收入者稅收負擔,加大對高收入的調節,并考慮到居民基本生活消費支出增長的實際情況。
此前,企業界、學界和普通民眾,呼吁政府將工薪所得免征額提高至5000元。因減稅幅度低于預期,社會公眾頗感失望。
而稅率級次級距的調整,與眾多專家學者提出“簡化稅制,大幅降低中低收入稅負、并降低最高邊際稅率”的建議也相去甚遠。
本次修改,在條件完全具備、可對工薪所得項進行徹底完善情況下,因政府仍眷戀于“財政收入盡可能少受影響”的慣性思維,降低稅負不夠力度,簡化稅制不盡徹底,調整結構有逆潮流,“有增有減”是中國政府確定的一項稅改原則,通常指不同稅種改革時稅負有增有減。而本次修改個稅,因收入縮減過大之憂,在單一稅種內也試圖實現“有增有減”,導致本次完善工薪所得個稅制度有如一項“半拉子”工程。
免征額的底線
工薪所得個稅免征額額度的提高明顯偏低,讓公眾大失所望。
全世界有110多個國家和地區征收個稅,都有類似免征額的制度,專家稱其為生計扣除,依據是“對居民基本生活費用不征稅”原則,作用是補償勞動者的基本消耗。國際慣例是無論收入高低,一視同仁給予扣除。
中國也認可此項原則,具體做法是采用“城鎮居民消費性支出”指標進行測算,即免征額不低于“城鎮職工每月人均負擔的消費支出”,這一指標包含了居民消費水平、物價、家庭贍養等綜合因素,這一不分納稅人差異平均扣除的標準,便于征管,但對贍養負擔重、消費支出高的納稅人非常不公平。
而最大的問題是嚴重低估了城鎮職工負擔的消費支出。首先,統計城鎮居民家庭消費支出,高收入、高消費家庭對調查配合消極,導致統計的消費性支出偏低;其次,中國低收入家庭占比很大,進一步拉低了繳納個稅城鎮職工負擔的消費支出水平;第三,城鎮職工家庭人口統計以常住人口為依據,沒有考慮由城鎮職工贍養、、但不在城鎮常住的農業戶籍人口,拉低了贍養系數。第四,大量消費支出沒有納入統計,比如各種贊助費、擇校費、給醫生的紅包等。
因此,應考慮以上低估消費支出的因素,以“城鎮居民消費性支出”為依據確定免征額,向上調整500-1000元。
此外,在許多征收個稅的國家,除了生計扣除,還有成本費用扣除,比如交通費用、學習培訓費用、醫療和保險費用等,作用是補償為取得收入而花費的成本。但如果將成本費用納入扣除,會激勵企業和機構將員工工薪轉為費用補助發放,以規避納稅,而且補助差異會帶來不公平。對此,多數國家規定了費用扣除限額,超過的部分不允許扣除。
中國個稅不但沒有成本費用扣除,財稅部門還陸續出臺部門規章和法規,將單位因工作需要為員工發放的交通費、通訊費、餐補、住房補貼等,全部計入工薪所得,按超額累進稅率征稅。
政策出臺初期,因政府部門和國有企業的津貼補貼花樣繁多、數額巨大,這一將補貼納入工薪征稅的做法,獲得了公眾和學者的贊同。但實際結果是,政府和國企的現金補貼搖身一變,成為實物補貼和職務消費。
政府部門和國有企業,通過自建住房、自辦幼兒園、自辦食堂、自辦醫務室、提供班車等方法,為員工提供住房、餐飲、托兒、醫療、交通等實物補貼。規避了個人所得稅征管,對國有企業而言,以上支出還可作為企業費用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而更大的不公,政府公務員和國有企業員工,將大量私人消費混入單位消費,最終由納稅人和國有資源買單。眾多私營企業主也壓低為自己發放的工薪所得,將大量個人和家庭消費支出計入企業支出規避個稅。
市場化企業多數沒有條件為員工提供以上實物福利,住房、餐補、交通等補貼多以現金發放,自然就成了個稅征管的“甕中之鱉”。因個稅征管對實物補貼和現金補貼寬嚴有別,政府完善稅制、強化征管的舉措落到普通就業者頭上,也是普通民眾認為免征額提高幅度過低的重要原因。
借鑒國外做法,中國工薪所得個稅免征額,在生計扣除基礎上,應適當提高500-1000元的成本費用扣除。
本次修改,是2003年中共中央提出“實行綜合和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后,第四次修改個人所得稅法,也是第三次提高工薪所得免征額。此前兩次調整是,2006年起由每月800元提高至每月1600元,2008年3月1日起由每月1600元提高到每月2000元。近幾年,工薪所得免征額調整出現滯后。2007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個稅修改時,眾多委員和專家建議,將免征額提高至每月3000元,但未被采納,2009年城鎮就業者人均負擔的消費性支出就達到了每月1983元。2010年3月兩會期間,人大代表和社會公眾強烈呼吁提高免征額,但修改進程依然被拖延。2010年城鎮就業者人均負擔的消費性支出達到2167元/月,超過了每月2000的免征額。
這樣一個由政府財稅部門自行選擇、被嚴重低估的免征額標準,卻不能嚴格恪守。對“居民基本生活費用不征稅”的原則,是個稅的底線,政府本應依據消費支出上升及時調整,近年來卻為此耗費了政府部門、社會公眾和專家學者大量時間和精力。
顯而易見,政府將此項有明確依據的常規性調整,擴大宣揚為減稅措施,試圖以小幅、逐步釋放的方式,拖延舒緩民眾要求減稅的要求。本次將免征額提高至3000元。保守估算,這一標準最多維持兩年就會被消費支出超越。
綜合考慮滯后調整導致納稅人承擔的超額稅負,修正被低估的居民消費支出,適當扣除工薪所得的成本費用,以及超前三年的調整間隔,工薪所得免征額至少應提高至每月5000元。
中高收入者承壓
提高工薪所得免征額幅度較小,政府的理由是,調整稅率結構也帶來減稅。即工薪所得九級超額累進稅率減少為七級,取消了15%和40%兩檔稅率,擴大了5%和10%兩個低檔稅率的適用范圍;同時,擴大了最高稅率45%的覆蓋范圍,將適用40%稅率的應納稅所得額,并入了45%稅率。
調整后,中低工薪者的稅負減輕,高工薪所得者稅負提高。財新《新世紀》記者測算,每月工薪毛收入2.15萬元(未扣除“三險一金”),為個稅負擔增減的臨界點,超過這一數額稅負將增加。這樣一增一減的結果,可緩沖財政收入減少的幅度。
對于工薪所得超額累進稅率,許多專家建議由九級減少為五級,對較低工薪收入者,即每月應納稅所得額在5000元以下的,適用1%或5%的低稅率,對中等工薪收入者,即每月應納稅所得額2萬元以下的,適用10%或15%的稅率。這樣的思路,體現對中低工薪收入者低稅負,培育中等收入階層的目標。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劉怡認為,工薪所得稅率表應設五級,將前段稅率合并,征收較低稅率,對于超高收入保留45%稅率。應重點調整應納稅所得額2萬元以下的人群,以月收入2萬元作為中等收入階層的標準,大幅降低這一群體的個稅負擔。對于應納稅所得額低于2000元的中低收入,適用稅率5%,2000-20000元的中等收入適用稅率10%。
劉怡認為,大部分人的工薪收入主要用來消費,而不是投資,對這部分收入征稅過多,消費能力會下降。而目前對于投資所得,征收稅率卻相對“優惠”。她說,“藏富于民”應是下一經濟階段的顯著特征。
財政部科研所所長賈康(微博 專欄)也認為,中國正處經濟社會轉型中,中等收入階層的培育與擴大,對于社會和諧穩定至關重要,中央十六大報告已明確提出“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他說,可成長的中等收入階層,大多具有一定技能,受教育水平較高,屬于主要依靠辛勤勞動和聰明才智獲得較高收入的群體。這些人既受益于改革和發展,也是改革和發展的推動者,對產業升級和消費升級換代都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因此,賈康建議,個稅制度設計,應充分考慮有利于培育中等收入階層和促進“中產階級”形成,“這就要求,相應收入水平區間內的個稅負擔絕不可過重,應適當低平。”
基于這樣的思路,賈康于2010年初完成的個稅改革研究報告建議,在綜合與分類相結合征收前提下,個稅稅率設置五級,年應稅所得額為2萬元以下的稅率為1%,年應稅所得額為2萬元-10萬元的稅率為5%,年應稅所得額為10萬元-25萬元的稅率為15%。反觀本次調整稅率結構,在每月應納稅所得額0-4500元的范圍內,就設置了5%和10%兩檔稅率,對低工薪所得而言,稅負僅略有下降;每月應納稅所得額超過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稅率沒有變化,依然為20%。但應納稅所得額在9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稅率由20%上升至25%,,而且每月應納稅所得額從9000元開始,應納稅所得額整體對應的稅率全部提高。
降低最高邊際稅率,是世界個稅改革的趨勢。許多財稅專家建議,應降低所有工薪所得的稅收負擔,同時將最高邊際稅率降低到35%。因為許多發達國家和地區,個稅最高稅率多數在35%左右,中國的邊際稅率過高,不利于吸引國際人才。此外,高邊際稅率誘致納稅人規避偷逃納稅,增加征管難度。
調整后的稅率表,低工薪收入者的稅負略有下降,中等工薪者稅負基本穩定,高工薪者的稅負大幅上升。調整后的所得稅率結構,并未呈現積極培育中等收入階層的長期戰略,而是通過基本維持中等收入稅負、提高高工薪者稅負彌補低工薪者稅負降低帶來的收入減少。
未來如果將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傭金、年金等所得綜合征稅,應稅額上升后,落入高稅率范圍內,稅負將隨之提高。顯然,本次調整稅率表,并沒有給未來綜合征收預留空間。對于下一步改革,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稱,將推進綜合和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改革。科學界定綜合所得與分類所得,合理確定費用扣除,重新設計綜合所得稅率,構建新的征管機制。
對于未來個稅的功能定位,賈康認為,流轉稅具有良好的籌集財政收入的能力,商品生產和流通為流轉稅籌集財政收入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在這種格局下,對個稅發揮“收入功能”的要求不迫切,應更加凸顯其調節功能。
中國社科院財貿所研究結果顯示,2010年中國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達34.5%。而“十二五”期間,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將推進多項增稅改革,包括在全國范圍逐步開征房地產稅,擴大資源稅征收范圍和提高稅負,擴大消費稅征收范圍,開征環境稅等,將帶動宏觀稅負繼續攀高。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張卓元說,中國的宏觀稅負已超過高收入國家,不能再繼續提高,在推進增稅改革的同時,必須配合減稅改革。過去是“國富優先”,現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民富優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