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記者 郭羽 葉堯
四月份似乎將成為大眾消費品價格的“分水嶺”。商報記者昨日獲悉,繼康師傅桶裝面之后,下月包括洗衣粉、洗衣液、洗發水、沐浴露等在內的眾多日化產品將調價,目前寶潔和聯合利華兩大巨頭已確認了這一消息。另有業內人士認為,兩大巨頭領漲之后,各品牌跟風勢在難免。
日化產品下月或提價10%
商報記者昨天了解到,麥德龍等滬上大賣場已接到了聯合利華和寶潔發來的日化用品調價通知,涉及織物護理以及洗發水、沐浴露等個人洗護產品共約50多種,漲幅約為10%。麥德龍公關負責人表示,“由于超市還有存貨,所以目前這些產品還不會調價,漲價估計要在四月上旬,內資品牌如立白、納愛斯等尚未接到漲價消息。”卜蜂蓮花方面也表示已接到部分日化用品的漲價通知,品類不少,但何時開漲還不好說。
聯合利華大中國區副總裁曾錫文隨即向商報記者證實了上調價格約10%的消息,但否認日化巨頭“聯手調價”的說法,“此次漲價源于上游石化、植物油等原材料上漲的壓力,將企業逼至無利經營的境地。事實上,從元旦開始,已經有部分日化品牌提了價,聯合利華不會是第一個漲的,也不可能是最后一個。”
廠商:原材料價格壓力太大
2007年中國日化行業曾出現過一次大規模漲價潮,而曾錫文認為,目前日化企業面臨的成本壓力要遠遠甚于四年前。“2007年時日化產品漲價主要是因為石油衍生品的價格走高,而現在,日化行業的三大原材料包括石化產品、植物油和無機化工是全線上行。”據其介紹,相較去年同期,石化產品漲了約60%,植物油漲幅在50%-60%間,連芒硝、鈉鹽等無機產品也提價40%以上,由此給日化產品形成的成本壓力至少在20%以上。再加上人力等成本的上升,“產品提價控制在10%以下,事實上并不足以抵消利潤降低的幅度。”
曾錫文告訴記者,對于聯合利華這樣的大型日化企業,最看重的是市場占有率、銷售量,其次才是利潤指標。除了適當調整零售產品價格,企業尚可通過控制內部運營費用、做大產品規模、供應商協調等手段來緩解上游產業傳導的成本壓力。最先頂不住的應該是那些國內相對低端的小品牌,因為大眾品牌的競爭最為激烈,誰也不敢先變動價格,但又無法承受原材料的不斷上漲,“估計有些小品牌已處在零毛利、甚至是虧損經營的地步了。”
小品牌跟風漲價幾成定局
原材料成本的大幅提升是整個行業普遍面臨的問題,而昨日除了坦言將調價的聯合利華及被超商方面證實的寶潔外,其他一些在超商渠道占有相當份額的日化企業如歐萊雅、上海家化均未就是否漲價做出回應。不過,一名資深業內人士認為,“跟風漲價是難免的”。
這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告訴商報記者,日化屬于充分競爭的行業,各大品牌都有嚴密的市場監測。即使有品牌更換了包裝、調整了產品容量,也會很快引起市場的跟風效應,更何況當前日化原材料的漲幅,最多的更達到翻倍的程度。因此可以判定,只要有企業調價,其他品牌很有可能會跟進。“但是進入超商渠道的大多是大眾型日化品,受眾也是價格敏感型用戶,品牌并不敢大張旗鼓地發出漲價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