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軻
1998年,她在《志愿放棄美國綠卡登記表》上簽字,并在“理由”一欄這樣寫——留在中國搞環保。
5年前的一天,她曾委托助手給記者發來了一封郵件,表示準備拍攝一部名為《天知道》的紀錄片。
她叫廖曉義,民間環保組織北京地球村環境教育中心主任。
“這是一部以尋訪文脈為主線,以母女對話為輔線的真實記錄。”廖曉義解釋說,作為母親(廖曉義),將會審視環境問題的價值根源,找尋中國傳統哲學的精髓以及對現代人的意義;作為女兒(廖曉義的女兒王勝寒,因計劃拍攝《天知道》休學),也將尋找“中國人”的文化身份,發現人格與天道對于生命的意義。
后來,《天知道》沒了下文。不過,“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廖曉義在四川省彭州市通濟鎮大坪村創辦了“樂和家園”,成為“中華慈善獎最具影響力慈善項目”和災區恢復重建的典范。
其間,廖曉義還遍訪國內外不同領域的杰出人士、專家學者,讓受訪者從不同領域和角度對“天人合一”這一東方智慧如何應對今天的生態危機和構建生態文明發表見解。
后來,這些見解被廖曉義整理成集,名為《東張西望》。“就連最不可一世的西方經濟也危機了。而最致命、最不可逆轉的危機就是生態危機。”廖曉義說。
在一次《東張西望》一書的贈送儀式上,廖曉義對記者說:“‘5·12’后,我把主要精力和時間都放在那里的災后重建工作上,這本書的編輯工作可以說是忙里偷閑時匆匆完成的。當全世界的眼睛聚焦在哥本哈根氣候大會的時候,我和村民們正在低碳建筑的工地上和低碳農場的田野里忙碌。”
讓她感到欣慰的是,地球村與政府、村民和社會各方有識之士共同建造的這座“樂和家園”,為東方哲學中的生態文明理念如何變成落地模式進行了一次令人鼓舞的嘗試。
在這里,低碳,不只是一個技術問題,也不只是一個能源問題,而是包括了水源、植被、物種、山體、廢棄物等各方面的綜合環境管理;低碳,也不僅僅是以生態人居為主題的低碳環境管理,還包括了生態文明或者低碳文明的其他幾個功能系統,即以生態產業為主體的低碳經濟發展、以治未病為主導的低碳保健養生、以敬天惜物為內涵的低碳倫理教育、以互惠共生為特質的低碳生態社會機制。
廖曉義告訴記者,前不久,她參加了一個關于氣候變化的論壇,當中國學者咕噥著英文詞匯談論著西方式的技術和投資方案的時候,一位澳大利亞官員卻用流利的漢語把論壇引向中國哲學的思路。
“他所提醒的,其實是解決氣候變化問題的方向,容易被行動者們所忽略的方向。”廖曉義說,應對危機,談論是重要的,但比談論更重要的是行動;行動是重要的,但比行動更重要的是方向。而要朝向生態文明的方向,最要緊的還是文化自覺,有了自覺才有自信,有了自信才有真正的自尊,有了自覺、自信、自尊,才有真正的自強。
16歲時向往西方文明,26歲時講授和研究西方哲學,36歲時切身接觸西方世界,46歲時轉身東歸,如今,廖曉義已經56歲了。“我感到自己像一個歷經艱辛回家的孩子,已經摸到了久違的家門。”她說,自己和所有心存良知、根系鄉土的游子一樣,真正走出國門了解西方的時候,就會重新來審視祖國和祖國那棵生命之樹的價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