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以來,外資企業、歐美政府對中國投資環境的抱怨不斷。
7月19日,美國駐華使館公使銜貿易參贊安凱彬又開始抱怨起中國政府采購政策。在一通程式化的牢騷后,安凱彬提出,中國政府采購政策的表述不夠清晰,常常引起美國企業的過分憂慮。當天他玩笑似地對本報記者表示,中方可以學習下美方的法律定義。
其實,安凱彬的后一點抱怨并非完全沒有道理。
2002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規定,政府采購應當采購本國貨物、工程和服務,但卻沒有對“本國貨物”加以解釋。這一現象給外界留下了不少“中國在政府采購上設置購買國貨條款”口實,為中國加入《政府采購協議》設置了障礙。
今年年初,中國國務院在聽取多方意見后,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征求意見稿)》,對原本缺乏定義的“本國貨物”加以解釋,將本國貨物規定為在中國境內生產,且國內生產成本超過一定比例的最終產品。這一定義符合國際慣例。盡管比例仍舊未定,到底細致許多,免去不少麻煩官司。
因此,在記者看來,如果外國人的抱怨能換來這樣的改變,中國應該樂見其成。
但是,記者也發現,相當一部分外企抱怨針對的卻是其自身應盡的義務,比如環保成本,比如勞工待遇。
歐盟商會的2010商業信心調查報告顯示,47%的歐洲企業認為在環境法規方面,中國政府對外資企業的執法力度要比本土企業大得多,這使歐洲企業感到受歧視。
美國商會則透露,面對沿海城市日益高企的生產成本,不少企業正在考慮內遷至陜西等地,成本不菲。
7月初,中華全國總工會發文,要求各地工會全面推進工資集體協商制度。與此同時,勞動力成本不斷攀升重新成為跨國企業關注的問題,超過半數的歐洲企業對未來兩年勞動力成本的前景表示悲觀。
面對中國的政府采購政策時,外企抱怨的時候,總是要求“國民待遇”。然而一遇到環境和勞工問題,外企抱怨的話里話外,透出的總是一股要求“超國民待遇”的意思。
與此同時,國內一些唯GDP論者也在宣揚,如果中國給予工人更多保護,對外企在環保上要求太高,跨國資本會將工廠遷出中國,留給中國的只能是高失業率。
然而,中國已經經歷了改革開放三十年的高速發展,低勞動力成本、勞動密集型發展模式已然到了不能不改革的時刻。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張燕生說得好,保了那么多年的增長,該是轉型的時候了。
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17日也表示,說中國的投資環境變得不好了不符合事實,中國改革開放的政策堅定不移,“一個投資環境不好的國家,不會出現這樣大批外資蜂擁而至的情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