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種昂 2010年7月16日,在“通鋼事件”一周年之際,吉林通化鋼鐵股份公司(以下簡稱“通鋼”)重組的謎底終于揭曉——首鋼以25億元現金成功入主通鋼,并借機布局東北市場。
2009年7月24日,在通鋼的廠志中是黑色的一頁,在我國國企重組改制歷史中也是一個標志性事件。是日,作為民營企業的建龍集團重組通鋼不久,派駐的總經理陳國君被毆致死。(詳見經濟觀察報《通鋼悲劇》)
一年后,7月16日,首鋼與吉林國資委正式簽署《重組協議》。根據協議,首鋼將出資25億元現金獲得了通鋼77.59%的股權。這筆資金一部分是受讓吉林省國資委持有的通鋼部分股權,一部分是對通鋼增資。同時,吉林省國資委也像首鋼劃轉了部分股權。
改制完成后,除首鋼獲得絕對控股權外,華融資產公司持有10.33%,吉林省國資委持有10%,其他小股東持有2.08%。
通鋼始建于1958年大煉鋼鐵時期,是吉林省最大的鋼鐵企業,主要生產建材產品為主,年產能約為600萬噸。
當初,建龍重組失敗的根本原因被業界很多人認為是因民企與國企文化的不同所導致的。如今,選擇國企重組,企業的文化更容易對接、融合。
吉林省國資委一位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次重組吉林省委省政府充分考慮了國有企業職工的權益,重組方案征得通鋼職工的同意。
未來三月內,首鋼將制定出通鋼技術升級、產業結構調整、裝備大型化改造的具體實施方案和發展規劃,使企業在“十二五”期末銷售收入翻一番,主要經濟指標的人均值達到或接近首鋼平均水平。
根據雙方簽署的協議,重組后通鋼的發展規劃被納入首鋼的“十二五”發展規劃,首鋼承諾將通鋼作為其核心鋼鐵企業,在實施東北及其他地區產品研發、銷售和市場開發中發揮橋頭堡作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