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國內財經 > 2010年中國經濟半年報 > 正文
根據慣例,統計局今日將發布今年第二季度的主要經濟數據,這也將成為國家制定下半年宏觀調控政策的依據。市場普遍認為,中國上半年的經濟增速可能達到10.5%左右,下半年則逐步減緩,但漸進正常化軌道。
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主要的經濟部門近幾日已經向國務院匯報了上半年經濟情況,但高層如何表態還需等待官方最終消息。
投資下滑拖累經濟指標
去年,中國經濟的走勢是前低后高,三季度增長9.1%,四季度增長10.7%。這樣的高基數加上隨著連續兩年的經濟刺激政策逐漸收尾,今年整體經濟出現前高后低的可能性加大。
今年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速是11.9%,上半年的經濟增速目前市場預期10.5%。后兩個季度經濟增速的水平可能會逐漸回落。但即便放緩到8%,中國經濟仍處于高速運行,很難出現二次探底的可能。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認為,國內一些刺激政策按照原計劃到期是導致經濟下滑的一個因素。但他預計刺激政策到期產生的影響將很快由企業的自發投資彌補上來。
中國的三駕馬車中,投資和消費在今年上半年保持穩定——民營投資的增速持續走高,消費仍保持快速增長,6月出口數據也表現良好。
但下半年經濟或許仍面臨兩方面挑戰。一方面,市場仍然擔心出口會在下半年受國際經濟下滑的拖累;而另一方面,房地產新政恐拖累投資增速。
“房地產調控可能會使房地產市場的民間投資下滑,在當前房地產銷售萎縮的情況下,預計民間投資會繼續下降。”海通證券宏觀經濟分析師李明亮告訴本報記者。
據了解,房地產投資占總投資的20%以上。“房地產投資放緩對總投資的影響將會漸漸顯示出來。”李明亮說。
昨日,國家能源局公布的用電量數據顯示,6月份,全社會用電量352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14%,增速比5月份大幅下降6.66個百分點,其中第二產業用電量增幅下滑更大。從用電量數據來看,6月份工業生產面臨增速下滑的風險。
“去年6月,工業增加值環比為11.2%,達到1995 年有歷史數據以來最高水平,預計今年6月環比達到并超過去年的可能性非常小,由此將拉低同比增速。”興業銀行經濟學家魯政委判斷認為。
由于 GDP走勢與工業增加值走勢有很強的一致性,所以市場多預測二季度GDP增速可能也會出現下滑。據中國社科院預測,第二季度經濟增長或將達到10.6%。朗潤預測二季度GDP將達到10.5%。
通脹預期減弱刺激政策再出?
在目前形勢下,CPI仍然是一個比較敏感的數據。
5月份,中國的CPI為3.1%,即將公布的6月份CPI目前市場預計可能會回調至2.8%~3.0%的范圍內。
發改委在6月中旬曾公開表示,預計6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環比將繼續小幅下降,但由于翹尾影響的增強,同比仍將小幅溫和上漲,上半年CPI漲幅可能在2.6%左右。
“如果按照發改委的數據推算,6月份的CPI漲幅約為3.1%。”民生證券宏觀經濟分析師郝大明告訴記者。據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通報,由于露天種植蔬菜大量上市,6月大中城市菜價總體繼續明顯下降。但受洪澇災害等影響,目前長江中下游地區的蔬菜價格已經出現短期上升。
美銀美林證券中國經濟學家陸挺認為,由于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回落,以及中國政府對價格的管制,通脹壓力可能沒有市場原來預測的那么大。他預計,從8月開始,CPI每個月漲幅均低于3%。而在宏觀調控及出口可能放緩的背景下,部分工業產能過剩的問題將再次凸顯出來,工業品價格上漲動力也隨之減弱。
李明亮預測,PPI在5月可能見頂,6月PPI增速將回落到6.8%。
由于通脹預期漸漸回落,市場的關注點已逐漸轉向經濟增速的維持,以及政府是否會再次出臺刺激政策。
國家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室主任李建偉告訴記者,下半年我國宏觀調控政策應加強微調力度,適度放松銀根、提高財政支出增速,穩定國內投資和消費。
申銀萬國首席宏觀經濟分析師李慧勇則認為,伴隨著經濟正常化,退出性政策將以落實既有的政策為主,政策的重點將轉向促轉型,“十二五”規劃尤其值得關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