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美國商務部長駱家輝給中國人帶來了好消息。
這位有著黃皮膚、花白頭發的美國第二代華裔移民,在5月23日出席美國商會與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午宴致辭時說,“開發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清潔能源和能效技術,將為中美創造21世紀最重要的經濟契機之一。”
被喻為美國清潔能源推銷員的駱家輝,此次帶領了通用電氣、波音、杜邦和杜克能源等24家美國企業組成的貿易代表團訪華,這些企業據稱代表了“美國在清潔能源發電、能效提高以及電能存儲、輸配電領域的最高水平”。駱家輝表示,中美兩國將致力于開拓清潔能源的廣泛合作。
能源與氣候變化,也是今年5月24日到25日在北京舉行的第二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的重要議題。駱家輝一行,作為對話前夕美國政府派出的第一支部長級貿易代表團,凸現出美國政府對于清潔能源合作的重視。
由于駱家輝此行推介的清潔能源技術,大都屬于美國管制的高新技術,對此,他多次表示,目前美國政府正對出口控制體系進行修改。但更重要的意義或許在于,中美清潔能源合作不僅可能成為美國放寬對華高科技出口限制的突破口,也許還為中美建立進一步互信提供契機,并促進彼此經濟結構調整。
美國盯上中國清潔能源市場
作為世界第二大溫室氣體排放國,中國清潔能源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中國國務院在擬訂《“十一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時,曾對國內的節能減排提出了系列約束性目標:到2010年,單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
雄心勃勃的政府節能減排計劃,意味著將逐步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產能,為清潔能源技術騰挪市場空間,醞釀嶄新的市場機會。
以風電為例,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2005年,國內風電裝機容量不到100萬千瓦,而在此后四年,這一數字連年翻番,到了2009年底,按該指標計算,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三風電大國。
風電裝機容量的大躍進,催生了大批風電設備制造企業。目前在中國內地和香港上市的風電概念企業已達6家。外國企業也從中獲利很多,2009年,即便遭遇全球金融危機,作為全球風輪機電氣元件的最大供應商——ABB在中國的風電業務比上年增長125%以上。
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今年5月對外表示,2009年中國在清潔能源上總共投資達346億美元,冠居全球,比排名第二的美國高出近一倍。美國商務部預計,到2020年,中國清潔能源市場將達到1000億美元。
“這么大的市場誰不想分一杯羹。”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鄭超愚對《中國新聞周刊》記者說,中國正在成為全球最大的清潔能源市場,對此,擁有強大科技實力的美國必然有所行動。
2009年7月,中美兩國共同出資1500萬美元,在北京成立了中美清潔能源聯合研究中心,節能建筑、清潔煤、清潔能源汽車被納入優先研究領域。較之此前美國企業零星進入中國清潔能源市場,該聯合研究中心的成立,被認為是美國政府將清潔能源納入戰略層次考慮。
美國不放過任何一個展示清潔能源技術優勢的機會。在位于上海世博園的美國館安裝有太陽能照明設備、光伏電池、以及再生竹制成的地板。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稱,“美國館是創新和環保責任的典范,將在整個世博會期間保持碳中和。”
希拉里。克林頓在出席第二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前夕,還特別撰文《美中兩國取得的成就超越世博會》指出,美國和中國是全世界兩個最大的能源消費國和溫室氣體排放國。因此兩國肩負著獨特的責任,需要主導抗擊氣候變化的努力,塑造清潔能源的未來。
出口倍增計劃背后的中美經濟再平衡
美國大力向中國推銷清潔能源產品的背后,是近期的經濟結構調整措施。
當中國政府還在忙于啟動內需時,美國人卻選擇了擴大出口。駱家輝在5月23日出席美國商會與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午宴致辭時,毫不諱言地說道,“我此行的目的是為了落實奧巴馬總統剛剛宣布的國家出口戰略。”
美國總統奧巴馬在今年3月宣布了一項“國家出口戰略”,計劃在2015年之前,使美國出口翻番,同時創造200萬個工作崗位。他甚至還簽署行政命令,成立一個由國務院、財政部和商務部等跨部會官員組成的出口促進內閣,負責國家出口策略。
此前,美國經濟以“高消費、低儲蓄、財政貿易雙赤字”著稱。2008年次貸危機所暴露出美國經濟這一軟肋,促使奧巴馬政府試圖扭轉這一形勢。
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表示,清潔能源技術將承擔金融危機之后美國經濟發展重任,一如上世紀90年代信息技術推動美國經濟走出泥潭。
奧巴馬政府上臺后,美國已將清潔能源產業上升為國家戰略。2009年,美國眾議院通過的《2009美國清潔能源與安全法案》規定,美國將在2025年之前投資1900億美元于清潔能源技術和能效領域。當年6月,奧巴馬對外講話稱,“領跑新能源經濟的國家將領跑21世紀的全球經濟。我們要讓美國再一次占據領導地位。”
中國政府也一直試圖把節能減排與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相結合。國務委員馬凱早在2006年就曾對外表示:“節能減排是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經濟效益的現實、有效的切入點和突破口。”
截至2009年底,中國全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累計僅下降14.38%,距離20%還有相當差距。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鄭超愚表示,“十一五”計劃前四年,之所以節能減排目標完成得不是特別理想,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在于中國經濟結構沒有很好地調整過來。
以投資為主導的中國經濟,特別是在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下,產能過剩的問題日益突出。鄭超愚表示,最近兩年,中國的“調結構”實質上已讓位于“保增長”,其結果就是節能減排任務日益嚴峻。
“清潔能源合作是中美產業調整面臨的共同機遇。”譚雅玲認為,由于中國和美國處于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從清潔能源技術到宏觀調控等諸多領域,中國仍需向美國學習。
不過中美清潔能源合作仍面臨一些不確定因素。中國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在5月24日的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會議間隙,曾向媒體吹風,希望美國對現行的出口管制體制重新進行評估的表態不是光打雷不下雨,也希望不是下小雨,而是整體上取消歧視性的對中國單一的出口管制。
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王榮軍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表示,美國放寬對華高科技產品出口尺度不會太大,因此,中美清潔能源技術合作前景還有待觀察。 (記者/周政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