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海峰
4月29日,國家審計署公布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中國農業銀行這三家金融機構2008年資產負債審計結果公告。在審計署的公告中顯示,違規發放貸款給“三高”企業成了被審計的三家金融機構違規資金的主要流向。
同時,審計署抽查的部分城市融資平臺貸款中也發現,其中部分資金被地方政府挪用于抵頂擴大內需投資項目的地方配套資金或財政性支出等。
審計署金融審計司副司長劉星表示,通過對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等三家金融機構的審計發現了很多違規資金和內控風險問題,其中有金融結構內部管理問題,也有國家政策落實不到位和引導不得力的問題。
而違規給“三高”企業發放貸款或者把銀行資金用于抵頂地方配套資金來源,不僅使金融機構風險擴大,更使國家宏觀調控政策效果打折扣。
劉星建議,政策性金融機構要將落實國家政策性貸款等金融政策放在首位,商業性金融機構應該將防控風險放首位,警惕國際金融危機和國內經濟形勢變化給金融機構帶來的風險。
違規向“三高”企業發放貸款
劉星表示,從審計結果來看,三家金融機構經營能力和風險防控能力都較之以前有很大的提高。但是,這次審計中也發現三家金融結構不同程度存在履行政策力度不夠和違規經營、風險防控不足的問題。
以中國農業銀行為例,審計署2009年對其總行和11家分支行進行了審計,結果發現違規發放各類貸款47.97億元,存在違規經營問題的資金高達105.53億元。
據審計署公告,農業銀行遼寧朝陽市凌源支行2008年12月到2009年2月期間,向當地一家列入淘汰關停落后產能的鋼鐵企業違規發放流動資金貸款2.2億元。
在審計署檢查的9家農業銀行分行當中,存在違規給不符合產業政策和貸款政策的項目和企業發放貸款、違規開立保函、發放無指定用途的貸款以及信貸資金流入股市等行為。
劉星表示,違規發放貸款的事情不斷發生,而且多向基層支行發展,一方面說明了金融機構的內控問題,另一方面也顯示了金融機構在放貸等內部考核制度的壓力下,經常打“擦邊球”。
一家股份制銀行某市分行的大客戶部經理對記者說,現在商業銀行,尤其是民營股份制銀行的基層機構考核壓力很大。
地方融資平臺貸款遭挪用
地方融資平臺的貸款,是2009年金融機構審計的重點。同時,審計署還開展了17個省區的負債能力調查,從兩方面入手去檢查地方融資平臺貸款和使用情況。
審計署審計長劉家義在今年審計工作會議上表示,要從銀行關注融資平臺貸款的安全性和風險情況。
而從審計署公布的三家金融機構2008年資產負債情況審計結果來看,涉及到融資平臺的貸款或擔保,問題都不少。
中國農業銀行2008年度資產負債損益審計結果顯示,農業銀行的230億元政府融資平臺貸款當中,就有25億元被挪用做地方擴大內需項目的配套資金,或用來做政府的財政支出。被挪用資金將近11%。
北京大岳咨詢公司總監李偉表示,地方融資平臺所獲得貸款,往往在政府授意下作為形象工程建設等資金,而地方融資平臺歸還貸款的主要來源是賣地,一旦土地價格下降,銀行放貸給地方融資平臺公司的貸款也將面臨風險。
過去,由于一般有地方財政為融資平臺做擔保,銀行都對融資平臺貸款趨之若鶩。隨著財政擔保被叫停,地方又推出了“打捆貸款”等多種為融資平臺公司提供間接、直接擔保的措施。
正是在地方政府間接或直接的擔保下,銀行認為地方融資平臺就代表政府,對于地方融資平臺的貸款格外積極。
根據審計報告,農發行黑龍江、湖北、湖南等地分支機構以涉農貸款名義違規向城市道路、土地整理等非農領域及項目發放貸款14.49億元。2008年2月至9月,湖北省武漢市蔡甸區支行發放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貸款2.6億元,被用于省級公路建設。
此外,一些開工手續不全、配套資本金不到位的建設項目也通過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獲發放貸款。如農發行河南省鞏義市支行2008年在相關項目審批手續不完備的情況下,向當地政府融資平臺發放河流綜合治理項目貸款6.07億元,其中1.7億元被挪用于歸還銀行貸款本息及支付其他項目工程款等。
劉星介紹說,在審計檢查中還發現,有些政府融資平臺采取弄虛作假方式套取貸款。2007年至2008年,5戶政府融資平臺企業使用虛假合同和假發票從農發行重慶市分行套取11.72億元貸款。
2010年,審計署繼續開展對地方融資平臺負債、貸款等情況的審計調查。據記者了解,目前已經有四川等部分省市開展了此項工作,審計署將于5月份全面開展城市融資平臺的審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