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并購沃爾沃,失敗是正常的,成功了則是真正的奇跡
吉利收購沃爾沃,因其各方面的不匹配而格外吸引眼球。郎才女貌的婚姻固然讓人羨慕,七仙女下嫁董永更有新聞價值。
媒體關注的吉利收購沃爾沃會獲得多少好處,我覺得意義不大:這是協議雙方的事情,我們連合同條款都不清楚,瞎猜什么?至于吉利收購會不會成功,更是沒譜:誰清楚吉利的能力和沃爾沃的狀況,判斷是否能夠融合?當然李書福比我們更有發言權。現在各路專家意見,基本都是扯淡,要么老生常談,要么浮光掠影,要么胡說八道。
有人為中國企業驕傲,以為我們可以收購國際著名品牌了,牛!有評論說此事件表明國際汽車市場在向東方(實際說的是中國)傾斜,則未免有點飄飄然了,言之過早。
我倒想說的是:如果吉利收購后最終沒能成功整合沃爾沃,以失敗告終,很大的責任在我們政府。
為何這么說?因為我們長期以來的汽車產業政策沒有給吉利和李書福更好的學習機會、更好的競爭條件和更好的商業發展環境!
設想一下,吉利整合沃爾沃失敗的可能原因是什么?不外乎:缺乏汽車行業尤其是國際汽車企業的經營管理經驗,無法駕馭高端品牌;技術儲備不夠難以消化吸收沃爾沃的技術充分發揮其效益;對國際汽車企業文化不了解導致兩個企業難以融合;資金實力不夠難以支撐收購后的巨額資金需求致使資金鏈斷裂;消費者對于吉利的不信任也可能影響到沃爾沃的品牌價值和市場營銷……
甚至可以想象,吉利如李書福所說爭取在幾年內使沃爾沃扭虧為盈或許可以做到,但其惟一出路就是轉移生產到中國(已有意向在北京或天津建工廠)、零部件盡可能本土采購以降低生產成本。如此固然可以在短期內實現扭虧為盈,但其中的最大隱患是可能導致產品質量的降低,對沃爾沃品牌的核心價值如安全(世界上安全性最高的車)等造成致命打擊,最終導致高端客戶拋棄沃爾沃。而假如出現豐田此次大規模召回之類的事件,以吉利的實力是萬萬經不起這等打擊的。
我們不能通過警告吉利就能使其避免這些問題。甚至中國企業要真正在國際并購中大展身手還需要一個很長的歷史階段。但我們需要知道的是,為何我國企業缺乏國際并購的必要要素?以吉利來說,為什么沒有通過以前在國內國際的經營活動積累這方面的經驗,全面提高自己的管理、技術、資金、品牌實力,從而為國際并購奠定基礎呢?
答案在我們錯誤的汽車產業政策!根源不在企業而在政府。
我們的汽車產業政策,至今未脫離計劃經濟思路和模式,即:政府嚴控市場準入,投資汽車項目必須由中央政府審批,并以避免重復建設等等名目嚴格控制新上汽車項目和擴大投資規模,甚至新上車型都要中央部門審批,最荒唐的是連汽車上的商標組成、文字、字號都要政府規定;市場主體以國有企業為主(如所有行政壟斷半壟斷的行業一模一樣),雖然汽車行業是開放最早的行業之一,但整車和發動機項目至今不允許外商獨資或控股,限制跨國公司在華投資汽車項目數量,民營資本進入受到嚴格限制,更不可能跟國際大汽車公司合資,實際上形成了我國汽車市場國有資本與外國資本寡頭壟斷國內市場的格局,市場競爭力度大大削弱;汽車進口嚴加控制,以前是高關稅和非關稅壁壘共存(由此導致1980、1990年代長期大規模汽車走私),加入WTO以后我國承諾取消汽車進口數量控制,但至今為止仍以備案為名進行事實上的數量控制,導致國內汽車市場與國際市場繼續割裂,價格扭曲嚴重(尤其是在中高檔車領域價格差異巨大),在嚴重損害國內消費者權益的同時也大大降低了我國汽車生產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因此不難理解,為什么我國生產成本遠低于發達國家,而在中高檔汽車領域和整體層面完全無法與發達國家競爭。
吉利這樣的民營企業,在這樣一個領域里的待遇可想而知。
首先,進入成本極高。多年前李書福曾經說為了拿到汽車生產許可證(進入目錄)花了兩千多萬,最后還是通過一個重慶的農用車生產企業繞道進入。
其次,分享壟斷紅利。吉利費勁擠進去后,當然也享受了市場壟斷和扭曲的好處,得到了在一個充分開放競爭的市場里不可能得到的收益——難以想象,一無經驗二無品牌三無技術四無資金(當時李書福說拿5億元投資企業,這樣的投資在成熟的市場里搞汽車連個泡都不會冒)的吉利居然在中國汽車市場上立住了腳,分享了高速增長的中國汽車市場這塊大蛋糕。
這個案例剛好可以說明計劃經濟的控制市場準入是多么荒謬:嚴控市場導致競爭減弱,產生壟斷利潤,技術進步動力減弱,市場準入門檻降低;行業外資金拼命擠入這個行業,因為進來就意味著市場成功,不管他的技術等生產要素實力如何都可以在這樣一個扭曲、低下的市場里生存乃至發展;最終的結果是:政府越控制想進入的企業越多(事實上,當年以二三百萬輛的產量我們就有五百多家整車廠,世界之最,可見行政嚴格審批的效果如何!),行業越亂政府越要嚴格管制,惡性循環,生生不息,最終得利的是掌管此事的政府官員和業內企業,而國家利益和消費者利益都受到了極大損害。中國汽車搞了五十多年還是個幼稚產業就是明證,至今還沒有自己立得住的品牌、沒有自主研發能力!
第三,吉利也喪失了學習的機會和可能。在這樣的一個行業中,吉利可以賺錢,但卻難以學習,甚至日益趨向同流合污,即所謂的負向競爭。并且,它也不可能通過并購等方式來盡快獲得行業資源,因為民營企業的吉利不可能并購國有企業的一汽、上汽,甚至參股都難。
而美歐日的汽車跨國公司,因為中國的政策限制,在中國合資當然首先找一汽、上汽這樣的國有企業,而不可能在吉利身上浪費寶貴的合資名額。況且,與國企合資雖然有理念、體制、機制上的不融合,但畢竟可以借此享受更多的政府資源,獲得其他方式不可能得到的市場競爭優勢(某品牌的車進中南海就是典型例子)。
如此狀況下,即使吉利等民營企業再善于學習,也沒有了直接向業內一流企業學習的機會;再善于競爭,也沒有好的市場環境。一個生產要素不能自由流動的市場,怎么可能產生一流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
誰都知道一步登天不可能。如果連國內最高層次的汽車生產、管理水平都沒有達到,整合沃爾沃的難度只會更大,因為缺少了一個堅實的臺階。設想下,如果我們允許吉利等民營企業并購一汽、上汽等國企,允許他們與外商合資,是不是他們會進步更快?在這樣充分開放的市場競爭中鍛煉出來的吉利們,是不是在收購國際汽車企業的時候更可能成功?
指望一汽、上汽等國企出去收購,建立我國的汽車國際企業和著名品牌?幾近癡人說夢——50年了還幼稚著呢,在國內市場離了政府保護就活不了,放開汽車進口就活不了!
所以,讓吉利們收購我們的汽車國企,意義絕不僅僅在于提高他們的行業競爭力,提高他們國際收購成功的概率;而是重新整合我國的汽車行業資源,促進汽車市場開放,改變目前的極度扭曲狀況,奠定我國汽車產業良性發展的基礎。那時候,我國成為全球汽車生產基地才水到渠成。
遺憾的是,讓那些享受行政壟斷帶來的種種好處的既得利益者們輕易放棄既定政策改弦更張,無異于與虎謀皮。中國汽車,在全球第一大市場和最大生產國的新晉招牌下,內里依然一團爛污。
所以,吉利并購沃爾沃,失敗是正常的,成功了則是真正的奇跡。(作者為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