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卓銘
箭在弦上,卻還不知道目標在哪里。這正是現在公立醫院改革的最形象寫照。
1月14日,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2010年工作會議上,衛生部黨組書記張茅再次澄清此前“公立醫院改革擱淺”的言論:“國務院常委會即將召開專門會議,討論公立醫院改革總體方案。”
衛生部部長陳竺曾在1月5日表示:“公立醫院改革的試點方案已經準備就緒。”而張茅的這番表態進一步表明,公立醫院改革將不僅停留試點層面,國家將很可能在今年把這項工作全面推廣開。
但最為關鍵的公立醫院補償機制,衛生部仍然沒有整理出頭緒來。張茅坦言:“公立醫院以藥養醫的改革工作還在探索過程中。”
國家給予零差率銷售的補償成為基本藥物推行的關鍵。
北京西城區衛生局副局長陳新告訴記者:“在北京,社區醫療機構已經實現收支兩條線,補償問題自然迎刃而解。但其他地區實行起來確實會遭遇投入不足的問題。”
在安徽、江蘇、北京等發達地區,基層醫療機構改革很快。但陳新認為:“這些地區的經濟比較發達,可借鑒性不強,國家需要考慮的是更廣大的欠發達地區。”
衛生部顯然意識到這一點。張茅介紹:“盡管新農合、城鎮居民和城鎮職工三塊保障覆蓋12億人,但國內還有1億人沒有任何醫保。籌資水平低制約了公立醫院改革的推進。”
國家投入成為眾所期待的關鍵。張茅進一步表示:“到2011年底,全國100%的基層醫療機構都將推行基本藥物制度。我估計這三年都算上,國家投入肯定要超過8500億。期待國家投入進一步增加。”
盡管綜合醫院的基本藥物制度已經明確不作為今年衛生部工作的內容,但如在2011年底要啟動這項工作,8500億的投入顯然不夠。
但在綜合醫院的體系中,中醫院卻是一個特例。衛生部副部長王國強告訴記者:“北京中醫院補償機制開展得很好。”
去年5月,國務院發布了《關于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中央共投入資金47億元,中醫院得到更多的政策扶持。在基層醫療機構版的《國家基本藥物目錄》中,中藥占到三分之一。
陳新認為:“中醫費用較低,專職醫院占醫院總數的比例較少,這是國家易于拿出資金補償的重要原因,且中藥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需求量很大。”
正因為如此,王國強在布置2010年工作中,明確要求“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地區的中醫藥管理部門要保證將公立中醫醫院納入試點范圍”。中醫藥突圍,對于僵持不下的公立醫院改革或許是一種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