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業公司與國資委官員打起“口水仗”
本報訊(記者黃佩 通訊員 馮啟明)最近,關于鹽業壟斷的討論在社會上引起很大的反響,鹽業系統對此則強烈反擊。
“改革一直在推進”
昨天,廣東省鹽業公司總經理潘瑞新向記者表示,鹽業改革一直在各級政府的領導下推進。
比如,這幾年所進行的食鹽流通現代化的改革,把過去以行政區劃的省、市、縣三級鹽業公司的建制,逐步改為以經濟區劃的加碘鹽配送中心輻射一定半徑范圍的市場網點的建制。
“所謂每噸食鹽賺千元的說法毫無根據。”潘瑞新說,審計署前年對全國鹽行業進行了長達8個月的審計,結論是食鹽不存在暴利。
據潘瑞新介紹,食鹽價格的構成主要有:國家規定的批零差、轉批優、一級批發價、內外包裝、生產加工加碘、防偽標志、裝卸搬運中轉及配送、生產加工設備折舊、財務費、“3個月儲備”及戰略儲備、增值稅、資源稅、企業所得稅,還有市場管理成本和補貼老、少、邊、窮地區等。
鹽業專家稱,食鹽行業一旦放開,一直覬覦我國市場的境外財團就會乘虛而入,鹽價會像現在的食用油價格等一樣只漲不降。
背景
國資委人士批鹽業壟斷
日前,國資委監事會監事陳國衛在一個研討會上表示,食鹽體制的改革并不復雜,但是改革的推進遇到了極大阻力。他表示,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正在研究的鹽業體制改革,目前已近尾聲,準備報批國務院。
社科院國際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毛曉飛在會上表示,鹽業公司購買食鹽的平均價格為400~500元/噸,加碘的成本只有20~25元/噸,但鹽業公司平均批發價格為1500~2000元/噸,整個批發銷售環節的價差高達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