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價格闖關”
1988年8月15日至17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認為,價格改革的總方向是:少數重要商品和勞務價格由國家管理,絕大多數商品價格放開,由市場調節,以轉換價格形成機制,逐步實現“國家調控市場、市場引導企業”的要求。價格改革的目標是初步理順價格關系,即解決對經濟發展和市場發育有嚴重影響、突出不合理的價格問題。這次被譽為“價格闖關”的改革,在實施中遇到了極大的阻力,消息一經發出,全國各地都出現了搶購商品的熱潮,商店被搶購一空,甚至銀行也發生了擠兌的現象。人民群眾對“價格闖關”極為敏感的反映,使這次價格改革受到重大挫折,國家不得不對原有的價格改革步伐進行調整。
改革開放戰略全面推行的“八五”計劃
背景 1989年11月9日,黨的十三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治理整頓和深化改革的決定》,這個決定基本確立了第八個“五年計劃”的指導原則。1990年12月30日,黨的十三屆七中全會討論并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年規劃和“八五”計劃的建議》,1991年4月9日,七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年規劃和第八個五年計劃綱要》。
目標 《綱要》把十年遠景規劃和“八五”計劃結合起來,提出“八五”時期實現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第二步戰略目標,到20世紀末,按照不變價格計算,國民生產總值比1990年翻兩番,人民生活從溫飽達到小康。
“八五”初期正處于治理整頓經濟環境的背景下,為了把困難估計的更加充分,計劃制定時留有了較大的余地,各項經濟指標都編制的相對較低。提出建立計劃與市場相結合的經濟體制。在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后,市場取向的改革逐漸得到了認同。1992年10月12日,黨的十四大明確提出中國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運行模式。1993年7月,黨的十四屆二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調整“八五”計劃若干指標的建議》,根據《建議》精神,國家計委對“八五”計劃進行了調整,把經濟增長速度由“八五”初期的6%提高到8%-9%,這次調整尤其注重優化產業結構問題,提出強化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能源和原材料工業的發展,積極發展機械電子、石油化工、汽車制造、建筑業等支柱產業,加快農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
實效 “八五”計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執行得最好的“五年計劃”之一,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八五”計劃期間取得的最大成就是提前五年完成了到2000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兩番的戰略目標。“八五”時期國民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2%,比“七五”時期增長速度提高了近4個百分點。1995年國民生產總值達57650億元,扣除物價變動因素,是1980年國民生產總值的4.3倍,比預計實現這一目標整整提前了五年,這意味著中國的“九五”計劃將站在一個新的起點上,向更高的目標奮進。
“八五”時期,中國在經濟體制改革方面同樣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第一,財政稅收體制改革,1993年12月15日國務院作出《關于實行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的決定》,從1994年1月1日起改革現行地方財政包干體制,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計劃單列市實行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分稅制改革之后,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分別管理各自的財政稅收,這次改革是中國財政管理體制上的一次最為重要的里程碑。第二,金融改革全面展開,1993年12月25日,國務院發出《關于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提出金融改革的重點是強化中央銀行的職能,加快形成統一有效的宏觀調控機制,建立一個在國務院領導下的獨立執行統一貨幣政策的中央銀行體系。在中央銀行監管下的國家政策銀行、國有商業銀行、各種金融機構共同組成中國的金融體系。第三,對外開放總體格局基本形成。1992年6月,國務院決定開放長江沿岸蕪湖、九江、岳陽、武漢、重慶五個內陸城市。至此,中國長江沿岸十個主要中心城市已全部對外開放。這標志著中國對外開放的格局已經由沿海發展到內地,而且范圍不斷擴大,發展不斷深入。對外開放的范圍和規模進一步擴大,形成了由沿海到內地、由一般加工工業到基礎工業和基礎設施的總體開放格局。
關鍵詞:南巡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國的發展又處于一個關鍵時刻。1992年初,鄧小平同志視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就一系列重大問題發表談話。南方談話深刻總結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基本經驗,明確回答了長期困擾和束縛人們思想的許多重大認識問題,是把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推向新階段的又一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宣言書。南方談話不僅對當時的改革和發展,而且對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都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經濟軟著陸的“九五”計劃
背景 1995年9月28日,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審議并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的建議》,這是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第一個中長期計劃。1996年3月,李鵬總理代表國務院在會上作了《關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的報告》,提出了今后15年的奮斗目標和指導方針。全國人大八屆四次會議審議并通過了這個報告,“九五”計劃的戰略部署也隨之正式確立下來。
目標 《建議》提出2010年的主要奮斗目標是: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議》指出,實現這一奮斗目標關鍵是實行兩個具有全局意義的根本性轉變,一是經濟體制從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二是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在1996-2000年的“九五”時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確定為:全面完成現代化建設的第二步戰略部署,在2000年人口比1980年增長3億的情況下,實現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兩番,基本消除貧困現象,人民生活達到小康。
實效 在“九五”初期,針對通貨膨脹率過高的突出矛盾,國家把抑制通貨膨脹作為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通過綜合治理,高通脹得到了有效控制,需求過熱的局面得以扭轉,國民經濟順利實現了“軟著陸”。
但是在“九五”時期的后三年,中國明顯受到了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應對金融危機成為“九五”時期中國經濟工作的重點。1997年11月17日-19日,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強調,力爭用三年左右時間大體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相適應的金融機構體系、金融市場體系和金融調控監管體系,顯著提高金融業的經營和管理水平,基本實現全國金融秩序明顯好轉。
1998年起,亞洲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愈發突出,中國出口受到了極大的挑戰,需求不足成為中國經濟增長所面臨的最大約束。為了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中國開始了擴大內需的戰略舉措。1998年8月2日,國務院總理朱镕基第一次明確提出“擴大內需”的構想。國務院隨后增發1000億元財政債券,重點用于增加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同時采取了包括降低存貸款利率、提高出口退稅率等在內的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與普通民眾生活休戚相關的教育、醫療和住房三項,也從1998年開始了全面的市場化改革,與之后開始的黃金周等措施一起,發揮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
總體上看,“九五”期間,中國成功實現了經濟軟著陸,并克服了亞洲金融危機的負面影響,經濟與社會全面發展,順利完成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第二步戰略目標,在1997年比預期目標提前3年實現了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兩番的目標,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了小康水平,為進一步實現第三步戰略目標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亞洲金融危機
1997年7月泰國爆發金融危機,以索羅斯的量子基金為首的對沖基金在泰國實行固定匯率制度期間,大量賣出遠期泰株,之后又在現匯市場上拋售泰株、購買美元,以謀取泰株貶值后的遠期收益。泰國政府在動用外匯儲備干預市場失敗后,宣布放棄實行了13年的固定匯率制度,實行浮動匯率制度。泰株貶值使泰國的金融市場發生動蕩,東南亞國家相互投資關系密切,而泰國金融危機的爆發使東南亞國家海外投資受到了影響,進而使各國金融市場受到影響,東南亞地區外資紛紛撤離,整個東南亞地區爆發金融危機。
步入新千年的“十五”計劃
背景 2000年10月11日,黨的第十五屆五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宣布我國“九五”計劃勝利完成,我國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提出了2001年到2005年第十個“五年計劃”期間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奮斗目標。根據《建議》的精神,國務院認真聽取各方面意見,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草案)》,2001年3月1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批準通過“十五”計劃。“十五”計劃是落實鄧小平同志提出的第三步戰略部署的第一個中長期規劃,?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后的第一個中長期規劃,也是我國進入新世紀后的第一個中長期規劃,因此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目標 “十五”計劃提出,經濟增長速度預期為年均7%左右,到2005年按2000年價格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2.5萬億元左右,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9400元,并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高中國經濟的國際競爭力。
實效 “十五”計劃最大的特點在于指令性計劃指標明顯減少,取而代之的是市場化的指導性綱領。《綱要》主要闡述國家戰略意圖,明確政府工作重點,引導市場主體行為方向,所提出的產業發展方向和重點,是對市場主體的指導性意見,政府將運用經濟政策等手段加以引導。
《綱要》中指令性計劃的數字大幅度減少,經濟指標也是以預期目標的方式提出的,并明確指出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政府則通過經濟政策和法律手段來進行宏觀調控。這與之前的九個“五年計劃”有著根本的不同,在計劃經濟時期,“五年計劃”是制定計劃指標的重要指導綱領,市場經濟體制逐漸在中國確立之后,“五年計劃”仍然難以從制定計劃這一框架中擺脫出來。即使在“九五”計劃中,量化的經濟指標仍然有一百多個。而在“十五”計劃中,所有主要經濟社會指標都變成指導性和預測性的數字。因此,盡管從出臺形式上看,“十五”計劃與之前的九個“五年計劃”類似,但是“十五”計劃已經潛移默化的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是中國“五年計劃”中最具市場化意義的綱領。提出應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充分發揮市場經濟體制的作用,遵循速度和效益相統一的原則,推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關鍵詞:入世
“十五”時期,中國對外開放戰略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舉行的世界貿易組織(WTO)第四屆部長級會議以全體協商一致的方式,審議并通過了中國加入WTO的決定,中國正式成為世貿組織第143位成員。這標志著中國進入了新的對外開放時期,加入世貿組織既是中國經濟前所未有的機遇,同時也意味著中國將面臨全球化背景下的新挑戰。加入世貿組織之后,必然要求中國更加積極的參與全球化分工,適應經濟全球化發展的新形勢。因此,必須繼續推進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充分發揮國內、國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的優勢,為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強大動力。“引進來”和“走出去”這一對外開放戰略在“十五”計劃中顯得尤為突出,是中國擴大對外開放的重要戰略措施。
從“計劃”向“規劃”轉變的“十一五規劃”
背景 2005年10月8日-11日,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在北京舉行,全會聽取和討論了中央政治局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根據《建議》國務院編制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2006-2010年)規劃綱要》,經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審議批準后,“十一五”規劃正式頒布實施。
目標 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十一五”時期要實現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取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階段性進展。
實效 “十一五”規劃是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第一個中長期規劃,是黨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后編制的第一個“五年規劃”“十一五”時期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具有承上啟下的歷史地位,既要實現前10年經濟總量翻一番的目標,又要為后十年有更大發展打下堅實基礎。這意味著“十一五”時期不再單純追求經濟增長,而是要轉變發展觀念、提高發展質量,把經濟和社會發展納入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軌道。“十一五”規劃提出要堅持“六個必須”的原則:即必須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必須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必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必須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必須加強和諧社會建設,必須不斷深化改革開放。這“六個必須”,體現了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是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根本方法。
第十一個“五年規劃”與前十個“五年計劃”不同,“計劃”一詞被“規劃”代替,這是中國在制定中長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中第一次使用“規劃”一詞。“規劃”代替“計劃”是中國進一步完善市場經濟體制的客觀要求,這標志著中國在經濟運行方面,由政府主導向市場主導轉變,要求政府工作由直接干預經濟向間接調控經濟轉變。政府工作重點將由制定指令性計劃,轉向提供戰略性、前瞻性的指導規劃,由直接參與經濟發展,轉向提供公共物品、調控宏觀經濟。
2008年在“十一五”時期進行一半時,國家發改委開始對“十一五”規劃進行中期評估,對“十一五”時期的各項經濟指標的完成情況進行全面評估。評估結果表明,“十一五”時期大多數規劃完成情況較好,但是節能減排和服務業發展指標完成的并不理想。根據國家“十一五”規劃綱要,2010年人均GDP要比2000年翻一番,2010年全國單位GDP能耗要比2005年下降20%,主要污染物指標2010年末要比2005年末下降10%。同時2010年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要比2005年提高3個百分點。為此,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時強調,必須下更大決心,花更大力氣,打好節能減排攻堅戰,務求使節能減排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
關鍵詞:科學發展觀
2003年4月,胡錦濤同志在廣東考察工作時提出,要堅持全面的發展觀,努力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同年7月,胡錦濤同志在全國防治“非典”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更好地堅持協調發展、全面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發展觀。同年10月,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強調,要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胡錦濤同志在會上指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這是20多年改革開放實踐的經驗總結,是戰勝“非典”疫情給我們的重要啟示,也是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迫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