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1日的東星航空員工大會上,問號一個接一個浮現。
“我們都支持重整,為何破產管理人說員工對此態度冷淡?我們都沒有得到安置,為何破產管理人承諾了卻不兌現我們的工作安排?汪潮涌在8月25日于一兩個小時內就調動了數億的資金證明,為何中院的相關法官都關機或不接聽電話,現場也只留下一兩個做不了主的工作人員?”在大會上,眾多員工一口氣追問了眾多沒有答案的問題。
疑問在東星航空停航之初便已浮現。有熟悉東星集團情況的人士透露,東星航空是東星集團唯一仍在產生現金流的板塊,一旦停航,則徹底竭澤而漁,回天乏術。
因此,無論是東星的員工,還是筆者接觸到的媒體專業人士,都認為武漢市政府出面申請停航,必然有更為深層次的原因。
一位東星內部人士對此報料,東星航空的建立,當初得到了武漢市的大力支持,而東星從境外帶來湖北的港澳臺游客,則令武漢和湖北第一次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旅游目的地。
從這個意義上看,破產管理人努力促成東星在破產之路上繼續前行,是雙輸局面。從東星方面看,直到停航前,其航空業務向武漢輸送客源的功能,一直完好,則只能說明,有關方面希望得到的利益,已經發生變化。
因此,這是個有趣的猜想:有關方面為何突然對東星航空的存在感到不滿?“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與主管部門或者當地政府發生矛盾,不是什么罕見的事。”東星員工如是承認。
這可能過于輕描淡寫。若事情與東星員工的猜想一致,即有關方面在設法促成東星的破產,其中的恩怨恐怕不是蘭世立的狂妄所能解釋。
而一位接近蘭世立的東星航空辦公室負責人則進一步表示,“有很多人自東星航空的解體中渾水摸魚,但我不便說得太明白”。
混沌局面中,大半年過去,東星航空破產的原因仍眾說紛紜,猜測四起,這對武漢的營商環境和政府信譽的傷害,恐怕遠遠超出蘭世立造成的破壞。“我們不是野蠻人,不是去打去鬧,我們只是希望能清清楚楚給個解釋。”上述東星員工說。
但另一位東星員工,則悲觀預測。“事到如今,我認為,有關方面衡量再三,恐怕發現進行解釋的成本過高了。”不要忘記,從破產管理人的律師常駐武漢市交委辦公的事實。若當初有關方面介入了東星的創始,則今日再為東星寫下句點,似乎也是個宿命般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