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苗
編者按:
在中國水務市場中,外資除了高溢價收購國內自來水公司股權外,在上游制水廠這個環節也毫不放松。同樣,外商在國內合資建設中國水廠的方式,也可能促使國內居民用水價格扶搖直上。
面對國內水價上漲的復雜原因,了解制水企業是如何賺錢的或許也很重要。
國內自來水簡單來說有如下環節:制水廠(負責自來水的生產)—自來水公司(采購制水廠產品)—居民。從這個鏈條來看,制水廠是自來水供應的主體。制水廠的水價,也是居民用水價格的主要成本之一。
制水廠的運營模式分為兩種:設計—建設—運營(下稱“DBO”)模式,和建設—試運營—移交(下稱“BOT”)模式。早期不少外資企業采用BOT模式,目前更多的外資企業傾向于DBO模式。
深究這兩種模式可以看到一個共同點,在兩種模式中,外資股東都在使用保底水量和調價公式兩種控制水價的法則,獲得穩定的長期回報。
記者調查發現,威立雅、蘇伊士等不少海外水務企業都在近幾年參股并運營著中國的制水企業,涉及地區包括南昌、三亞、寶雞、遵義等地。
保底水量的貓膩
讓我們先來看看DBO模式中,制水公司與自來水企業所謂的“協議保底水量”。
所謂的“協議保底水量”,是說就算一個城市消耗的水量達不到“保底水量”,買方(自來水公司)不能購買足夠的水,但也要按照原先彼此約定的保底水量,包銷超額水量。
CBN記者從一位業內人士處拿到了遼寧某市“保底水量”的細節。2002年,該市自來水企業與當地制水廠的協議保底水量是2592萬立方米/年,此后逐步走高,2006年的保底量為2851萬立方米/年。
但是,2002年到2008年之間,該市的居民用水量并不均衡。特別是2006年,城市的真實用水量要比保底水量少300萬立方米,但由于有協議在先,自來水公司依然要買下制水廠的水并包銷掉。
這些錢誰來出?該市政府的解決辦法是,在2006年不得不掏出1539萬元,作為財政補貼支持國有的自來水公司。但并不是所有的錢都來自于政府。
正是因為這種固定回報的存在,使自來水公司可能要消化更高的成本,而虧損的自來水公司要求漲價似乎看上去理所應當。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保底水量的做法其實是一種變相的“固定回報”模式。盡管政府已明確禁止,但不少企業依然在沿用。
不合理的調價公式
而這些合資制水廠現正使用看似“市場化”的調價公式,來掩蓋變相漲價的事實。
CBN記者獲得的一份陜西某市制水廠目前仍在使用的公式。其核心內容是:基準水價乘以K系數。K系數共有5個因素,分別為電價、化學藥劑價格、工人工資、匯率變化系數、CPI指數。自來水公司需向制水廠支付的取水費為:實際水費=交易水量×(基準水價+稅金)×K系數。
這個神秘的K系數仔細看來就可以發現,不僅從數學邏輯上不合理,從商業邏輯上也存在諸多問題。依據此公式,制水企業的成本可能“虛高”,最終的結果就是居民要承受用水價格偏高的現實。
一位證券公司研究員分析認為:“從數學上看,這個公式調價的計算方式有問題。電價、工資、化學品等指數后面的數值,表面上是代表這些指數所占水價的成本比例,但這種比例并不一定準確。”
而從商業邏輯上來看,“公式中以電價、工資等變動比較大的項目作為參考系數,但‘折舊’這種固定的數值卻沒有顯現在公式之中,這是不是合理呢?”
總的來說,神秘的K系數會使制水廠的實際成本很可能要比公式計算出來的成本低。制水廠“虛高”的成本也使自來水公司將會掏更多的現金購買制水廠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