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大義張煒議論了半年多的消費金融公司,有望在短期內“破殼”。在現有社會信用及風險控制的基礎上,消費金融貸款應該不會成為中國版“次貸”。
與現有銀行個人貸款、信用卡業務相比,消費金融公司具有單筆授信額度小、審批速度快、無需抵押擔保、服務方式靈活、貸款期限短等優勢。而且,消費金融公司面向中低端個人客戶。這就引發出部分人士的擔憂,怕過低的門檻導致業務的高風險。美國次貸危機的發生,更使市場對中低端客戶的貸款業務“心有余悸”。
擔心之一:無抵押無擔保會不會造成高壞賬率?目前的銀行個貸業務中,只有少數二三家銀行推出無抵押個人貸款,面向的是月收入相對較高的白領群體。在有的銀行,該業務還一度被叫停。那么,在銀行沒有普遍開展無抵押個人貸款的情況下,消費金融公司的業務創新會不會過于“盲目”?其實,限額在個人月收入5倍以內的消費金融,類似于信用卡的透支額度。從目前信用卡業務的風險來看,相對較低的消費金融貸款額度限制,已經控制了風險。而銀行無抵押個人貸款的貸款上限通常可以達到20萬元,風險相對較高。
擔心之二:面向中低端客戶會不會導致高壞賬率?國內銀行偏好于貸款給高收入群體,認為高收入者的償還能力較強,但如同國外“窮人銀行”沒有被壞賬拖垮,中低收入群體不等于沒有信用。美國次貸風險的暴露,是因為低收入群體難以承擔房貸的償還壓力。相比之下,消費金融公司的業務是有限制的。個人月收入5倍以內的貸款,類似于信用卡業務中的分期付款。對那些注重個人信用的客戶來說,不會為了有限的金額而“賴賬”。否則,將給個人信用留下污點,“賴賬”的代價反倒過于高昂了。
擔心之三:審批速度快捷會不會引發高壞賬率?現有的銀行無抵押個人貸款,最快需要4天才能拿到貸款。消費金融公司的服務相對較為快捷,據報道,有的貸款當天就能發放。從目前來看,銀行很可能與大型零售渠道商合作組建消費金融公司,使放貸手續更簡便。較低的貸款額度,意味著審批速度快捷不是問題。
更重要的是,消費金融公司的主要發起人是金融機構,其業務多數是銀行信貸業務的延伸和專業化運作,可以建立先進的客戶評分系統而進行貸款決策和風險控制,風險管理的有效性主要依賴于較為完善的客戶歷史信用信息的支持。換句話說,在個人征信體系不斷完善的當今,消費金融公司可以借助金融機構已有的資源及央行征信系統,對客戶的風險進行識別。把有限的貸款借給有信用的個人,風險上是可以得到控制的。
對消費金融公司來說,還可以通過利率覆蓋風險。小企業融資、小額貸款公司放貸等普遍采取這種做法。現有的銀行無抵押個貸和信用卡分期付款業務,貸款成本都遠高于普通個貸,利率加上管理費差不多相當于近15%的年利率,以此來覆蓋單筆業務的高風險。消費金融公司建立消費貸款利率的風險定價機制,根據資金成本、風險成本、資本回報要求及市場價格等因素制定利率,最高不得上浮4倍以上。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金融學博士后王堯基預計,由于消費金融公司不能吸納存款,資金成本較高,且放貸手續簡便,將在貸款利率上高于現有銀行個貸。如果貸款利率達到10%左右的話,加上有效的風險控制,消費金融公司應該有利可圖。
消費金融貸款不會成為中國版“次貸”。銀監會對資本充足率、資產損失準備充足率及同業拆入資金比的較高要求,將有助于消費金融公司的健康運行。消費金融公司的“破殼”,將對促進消費產生更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