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毅鵬
北美三大汽車品牌及部分歐洲車企在金融風暴中“命懸一線”。自1月份中國汽車產銷量首度超過美國之后,這一全球最活躍的汽車市場再次受到世界矚目。一時間,奇瑞、吉利、上汽、東風等國內汽車企業并購國外汽車品牌的傳言四起。而發改委日前明確表態“中國車企海外并購能力不足”。
抄底消息頻傳
無一例外地,尚在發育成長的國內自主品牌成為了這些并購傳聞的主角。日前有消息稱奇瑞正在和歐洲的一個汽車品牌進行談判,有意向收購該公司,而該品牌可能就是瑞典豪華車沃爾沃。
北汽控股也加入了收購克萊斯勒的大軍,有報道言之鑿鑿稱“北汽已經與克萊斯勒就收購資產和技術進行了初步接洽,并效仿南汽收購羅孚的方式,為其發展自主品牌服務,北京市政府可能將給予北汽控股一部分融資支持。”
名不見經傳的四川汽車工業竟然傳出要收購悍馬品牌,另一家國內車企長豐汽車此前也被傳計劃與美國汽車公司聯手共同收購悍馬,雙方已經就生產基地等問題展開談判。
事實上,面對這些抄底的傳聞,上述車企均表示否認。
發改委承認“并購能力不足”
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司長陳斌日前在國務院新聞發布會上透露,已有多家中國汽車企業收到了海外并購信息,但他認為,中國企業走出國門參與大型企業運作的能力還是“不夠”。
陳斌認為,金融危機情形下,國外一些汽車公司面臨出售資產的情況,這對中國企業海外并購提供了機遇,因為它們有國內企業所需要的技術、品牌和銷售網絡。
在他看來,做出并購決定本身是企業國際化戰略的第一步。但是做了并購之后,能否穩定企業的正常生產及保持發展,都面臨非常大的挑戰。“中國企業在真正走到國際、參與大型企業運作能力方面,還是不夠的。”他如是說。
中國汽車工業咨詢委員會委員陳光祖也認為,收購是很有風險的,底子薄,能力明顯不足的情況下,硬要并購外國汽車品牌,很可能水土不服,國內車企跨國并購首先要過風險關。
對于不少國內車企希冀通過抄底海外走捷徑的思路,業內人士認為,于技術實力不濟的中國車企來說,跨國并購并不是一條獲得核心技術的捷徑。龐大臃腫的品牌、糾纏不清的債務、為員工維權的工會,等解決完這一連串的問題,企業的內力也所剩無幾了,還有什么資本去做技術研發呢?
汽車行業評論員張志勇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抄底應該換一個角度。”他透露,美國汽車陷入泥潭的同時,歐洲、日本的同行的日子也不好過,許多擁有技術與經驗的大批人員被裁掉,即使留在崗位的人,也有些惶惶不可終日。但是,這些人對中國企業有用。“中國本土企業,不要把過多的精力浪費在那些沒有生命力的資產中,而應該潛心尋找那些最有經驗的技術人才、管理人才、銷售人才,把他們大批挖到中國來工作。人才抄底,中國企業可以花費相對低廉的代價就能夠做到。 ”
相關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