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鐘慧文報道
民營航空公司在中國發展的歷史僅有幾年時間,民營航空在夾縫中頑強地生存著,從2005年以來,獲得運營牌照的數十家民營航空公司除極個別之外都出了問題,這更增加了外界對民營航空公司的負面看法。奧凱航空公司的停飛事件再次讓人們對民營航空公司提出質疑,經調查得知此次停飛居然是因為大股東均瑤集團出資不到位并單方面地提出停飛申請。
民航運輸業是一個高風險、高收益、高耗資的行業,在航空公司遇到虧損時需要股東隨時做好“輸血”的準備,只有及時地注入資金才能使其活起來,再去創造更大的收益。因此,資金是航空公司生存的根本。但是民營航空公司在資金方面恰恰存在問題,例如股東不履行注資承諾使得民營航空資金注入變得隨意。
據了解,民營航空公司的大股東多是一些具有強大經濟實力的私營企業,利潤最大化是他們追求的終極目標,加上航空公司的飛機大多是租賃的,所以在看到航空公司賺不到錢抑或是虧損時股東通常會停止注資甚至是抽資,這使得民營航空公司很難得到東山再起的資金,久而久之陷入資金困境的怪圈,此次奧凱停飛正是直接源于大股東的出資不到位。
與此相反,國有航空公司的控股股東是國家,所以在遇到虧損時注資相對規范許多,因此在同樣遇到困難的時候國有航空公司起死回生的機會遠遠大于民營航空公司。這使得先天不足的民營航空在后天發展機會上也得到了限制,很難與國有航空公司平起平坐。
一位購買了奧凱航空公司機票的網友對記者表示,奧凱無端地停飛讓他很惱火,耽誤了他的行程還造成了退票的麻煩。這屬于一種違約和對顧客不誠信的行為,這讓他對民營航空的行為感到很失望。
航空運輸不同于具有壟斷性的鐵路運輸,乘客具有數家航空公司可以選擇,加上航空運輸具有一定的危險性,所以具有信賴“國有”傳統的中國人更愿意選擇國有航空公司,這讓民營航空公司天然地失去了競爭力。
“我出行不到萬不得已不會選擇民營航空公司,起飛的那一剎那就把生命交給了飛行員,所以當然愿意交給信任的人,國有航空公司讓人更有信賴感。”北京律師陳先生對記者表示。
民營航空外部生存環境比較困難,眾多的國有航空公司對其造成了生存壓力,再加上股東行為的不規范的內部原因,那么民營航空很難正常健康地發展。以前民營航空多是通過超低折扣機票和好的服務吸引乘客,所以民營航空在夾縫中頑強地生存著,但是如果屢次出現停飛事件的話,可能越來越多的人會遠離民營航空,民營航空的未來令人堪憂。
此間觀察人士認為,民營航空公司受到政策不對等、融資困難等諸多外部因素的困擾,要健康地發展并且盈利的話,大股東應該更具前瞻性,不可只顧眼前利益。
相關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