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報記者 汪蕊
在民航業2008年的寒冬中,全球航空業都遭遇了嚴重危機,年輕的中國民營航空公司也不例外,不斷傳出不利消息。北邊有奧凱航空由于股東矛盾正處于停航中;西部有鷹聯航空資金缺乏,正等待本周股東注資;中部有東星航空由于拖欠費用,遭到杭州蕭山機場“封殺”。
雖然注冊一家航空公司只需要8000萬元的資本金,看起來門檻并不高,但僅購買一架最便宜的新飛機也需要2億元,實際上是一個高投入的行業。因此,資金狀況直接關系著民營航空公司的發展。而現有的民營航空公司普遍缺乏資金。
這使得航空公司只能借助各種渠道融資,引入股東,而新老股東之間難免對公司的運營存在不同意見。當整個行業形勢較好地時候,這種矛盾可以在公司的發展過程中逐步解決,而當行業不景氣的時候,矛盾就會馬上爆發。2008年上半年的油價飆升和下半年的金融危機實際上就充當了導火索,使股東矛盾和民營航空的資金問題擴大了。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副研究員王繼承昨日告訴早報記者,目前包括民營航空在內的民營企業擴張時要確保現金流穩定。“從創立開始,奧凱航空一直沒有完全解決資金短缺難題,自2005年開航,3年已經累計虧損近2億元,資金十分緊張。此外還需要創業團隊處理好與股東的關系。”
他認為,奧凱目前存在的問題是股東層面的問題。“劉捷音在奧凱航空的管理團隊中聲望很高,同時被另外4家股東信任,將股東決策權委托給其執行。而作為主要出資方,均瑤集團旗下的奧凱交能盡管持有其63%的股權,但一直無法‘在管理層落實決策權’。加上奧凱航空管理層和王均金在未來發展目標上分歧太大導致了停航。”
相關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