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春陽 呂芳雅
1978年,中國站到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社會樂章的主旋律也有政治的獨奏轉向更為波瀾壯闊的社會大合唱。改革開放30年,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帶給中國的酸甜苦辣之變遷,為我們展開了這個新時代的新畫卷。第一財經,作為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旗下的一個年輕媒體,也一直在尋求這個時代財富運行的方位感。2008年10月20日,第一財經年度巨獻——大型財經電視紀錄片《激蕩•1978-2008》正式啟動。這是為紀念改革開放30年,上海電視界推出的又一力作。《激蕩•1978-2008》采用歷史編年體的方式,從“見證者”口述與歷史畫面中尋訪30年前至今的歷史。這部31集的紀錄片將在12月1日起,通過第一財經頻道、東方衛視面向全國播出,周一至周五每天2集,12月底第一財經還將呈現《激蕩•1978-2008》年度盛典,屆時,30年來中國企業成長的觀察者、見證者最終在第一財經的舞臺上完成歷史聚會,彰顯他們對于紀錄和見證中國經濟史三十年所作的貢獻,同時用思辯和智慧的碰撞放眼下一個三十年。
第一財經傳媒有限公司是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旗下的全資子公司,于2003年8月中旬注冊成立,10月份正式開始公司化運作。它整合了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旗下原上海電視臺財經頻道和原上海東方電臺財經頻率的經營性資產,搭建起統一品牌下的廣播、電視、報紙、網站在內的四大媒體平臺,并涉足財經數據產品提供以及財經公關服務領域。通過跨地域、跨行業的經營,第一財經力爭成為一個擁有跨媒體信息傳播渠道的財經資訊以及財經服務供應商。一直以來第一財經一直是以專業資訊報道來見長的,被稱為是“中國唯一以投資者為對象的專業財經傳媒”。第一財經通過五年的努力,給大家的印象,首先是藍色的,是專業的,是權威的。但也正如《激蕩•1978-2008》的創作總監章茜所反思的:第一財經給大家更多的都是一些快餐類的財經的資訊。作為專業的報道者,如何在經歷當代變革的時刻,留下自己里程碑意義的觀察和思考?尤其是面對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這個30年的報道節點,如何從歷史的演變尋找財經媒體的方位?貫穿30年的中國企業命運變遷,為把握中國的財經脈絡提供了哪些線索?面對正在發生的政治經濟事件,如何能夠以更為寬闊的“大歷史觀”之視野來盡可能的超越時代的局限性?這是一個財經媒體對自身的追問,也是審視30年中國經濟演變史的過程中一直試圖尋求答案的探索。從這個意義上來看,《激蕩•1978-2008》正是一個年輕的財經媒體的尋根之旅。一個具有特殊氣質的財經媒體,必將以一種特殊的方式來尋根,從歷史的鏡子中尋找過去的自己,尋找現在的自己,尋找未來的自己。
一、特征:講述一個見證者口中的經典歷史
2008年,多家電視機構都在制作關于改革開放30年的大型節目,作為財經類的專業媒體,如何在“快餐式”的每日資訊之外呈現自己的觀察,不僅是對創作者智商的考驗,也是對他們情商的考驗。幾乎各家電視臺、報刊、雜志、網站都在從各自的角度來做30年回顧的功課,有理性反思的、有深入民生的,中央電視臺各個頻道、《人民日報》、鳳凰衛視、《南方周末》等都將對這一歷史過程和2009年的建國60年的回顧作為面向社會遞交的完美答卷。從第一財經的節目演變來看,2007年6月15日,第一財經頻道就在《頭腦風暴》欄目以“激蕩三十年:1978-2008”為主題,邀請親歷改革開放的中國企業家代表,共同回顧和反思30年來中國經濟的變化,展望未來中國商業的發展方向。2008年,財經作家吳曉波推出了上下卷的《激蕩三十年——中國企業1978-2008》,更多的聚焦于30年改革開放中經濟建設的主角——企業與企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