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報記者 姚偉
出口形勢惡化對于宏觀經濟的不良影響終于開始全面顯現。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昨日公布的11月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顯示,11月份PMI數據延續了10月份的下跌態勢,再次大幅回落5.8個百分點,降至38.8%這一PMI數據創立以來的最低點。
PMI是一個經濟先行指標,若該指數低于50%,則反映經濟已經陷入衰退,而PMI指標的快速回落預示整體經濟收縮跡象明顯,經濟增速將進一步放緩。中國自2005年7月正式發布該指數,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與國家統計局聯合編制。
“最新的PMI數據說明經濟下滑速度遠超人們預料,而且,財政刺激計劃見效速度似乎也比經濟下滑速度要慢。”花旗銀行(中國)首席宏觀經濟分析師彭程昨日指出,“預計年底前還將有更多的政策出臺”。
出口“驟然”惡化
在彭程看來,最新的PMI數據充分證明,外需不足引起的出口大幅下滑已經取代內需不足,成為了拖累宏觀經濟形勢的最大因素。
昨日發布的數據清晰顯示,代表出口企業承接訂單情況的新出口訂單指數在11月PMI的所有構成指標中降幅最大,達到12.4個百分點,目前僅有29%。而此前的幾個月,該指標雖有明顯下降,卻并不構成PMI創新低的主要原因。
“其實這并不難理解。”一位剛剛從溫州調研歸來的知情人士透露,今年前10個月,出口企業大多在完成去年的訂單,但最新的情況顯示,10月份以后新接的訂單已經非常少,不少小企業早已停業了事。
事實上,這也正是截至上月公布的10月份出口數據依然強勁的主要原因。其時就有學者在接受早報記者采訪時分析稱,“下個月乃至明年,出口數據一定會‘驟然’惡化,并對整體宏觀經濟構成新的打壓。”
海通證券宏觀部經理李明亮認為,雖然官方數據顯示10月份出口增長仍保持20%左右的增速,但扣除本幣升值和通脹率因素后,保守估算出口僅有5%左右的增長,結合11月份新出口訂單指數的大幅下降,“預計未來對外出口表現將更差。”
無獨有偶。同在昨日發布的里昂中國11月采購經理人指數(PMI)也跌至紀錄低位40.9,其中,11月的出口新訂單指數同樣由10月的44.3暴跌至了28.2。
構成指標全線下滑
細觀數據,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采購量指數、新出口訂單指數、進口指數在本月的下降幅度均達到7個百分點以上。其中,生產指數下降雖然略有減緩,卻仍有8.8個百分點之多,本月為35.5%。
代表企業需求的新訂單指數繼續大幅下跌9.4個百分點至32.3%。上個月,該指標已經大幅下跌了9.6個百分點。這意味著國內需求不足也依然是企業生產大幅放緩的重要原因之一。
可資佐證的是,以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金屬制品業、石油加工及煉焦業、化纖制造及橡膠塑料制品業位代表的上游行業指數紛紛大幅下降,均不足20%。全部20個行業中,僅有醫藥、煙草兩個行業依然維持在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