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值得關注的是,從上月開始明顯呈現出的就業問題本月依然沒有好轉。本月從業人員指數為44.3%,比上月回落2.7個百分點,已經連續兩月低于50%。20個行業中,只有醫藥制造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高于50%。
對此,《財經》首席經濟學家沈明高昨日指出,當前中國面臨外需放慢和結構轉型的壓力上升重疊,政府或許可以考慮放寬對于服務業的限制,以服務業的發展促進經濟轉型。
此前,中歐工商學院教授許小年也曾直陳,服務業計劃幾乎是解決我國經濟和就業問題的惟一辦法。
“經濟最快明年一季見底”
“從11月PMI數據來看,其構成指數呈普遍下降、加快下降的態勢。這表明中國經濟增幅回落態勢進一步加重,經濟收縮跡象更加明顯。”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特約分析師張立群分析稱。
野村國際高級經濟學家孫明春預計,中國的工業生產增長將從10月份的年同比8.2%降至11月份的僅4.0%,從而達到2002年2月份以來的最低水平。而隨著訂單的疲態傳導至產出,工業生產增長將會繼續下行,12月份和明年1月份的年同比增長甚至可能會出現負值。我國的GDP統計主要采用生產法核算,GDP增長與工業增加值增長密切相關。根據歷史數據,工業增加值增速每回落1個百分點,帶動GDP增速下降0.379個百分點。
國金證券分析師付雷也認為,盡管政府10月份以來出臺了一系列積極的宏觀經濟政策以拉動經濟增長,同時放寬貨幣政策以扶持中小企業渡過難關,但政策效果不會當期顯現,另外一定時期內政策只能緩沖經濟惡化,不能起到反轉趨勢的效果,他預計經濟短期還將繼續下行。
不過積極的跡象仍然存在。11月PMI指數中,雖然產成品庫存指數仍然高于50,但其已經從10月份的51.4略微回落至50.8,表明企業面對需求的疲軟一直在謹慎減產,而不是增加庫存。
與此同時,11月份原材料庫存指標從42.6降至39.5,或許也將中國原材料需求的疲軟程度夸大。孫明春指出,部分原因可能出于原材料的大幅下跌,企業正在推遲部分原材料的采購。從這個邏輯出發,原材料庫存的快速減少是一個利好跡象,“其調整越快,中國的原材料需求就會復蘇得越快。”
由此,孫明春認為,盡管11月份的采購經理人指數表明工業生產增長的未來形勢將更加嚴峻,但隨著庫存調整取得進展并且經濟刺激一攬子計劃得到實施,預期中國的經濟增長將在2009年第一季度觸底。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亦認為,“宏觀經濟政策從7月份開始已經進行積極調整,預計2009年春季以后隨著政策效果的顯現,中國經濟將恢復較高水平增長態勢。”
PMI分類指數
分類指數11月10月9月
生產指數35.544.354.6
新訂單指數32.341.751.3
新出口訂單指數29.041.448.8
積壓訂單指數36.040.747.3
產成品庫存指數50.851.450.5
采購量指數34.242.450.8
進口指數32.239.446.4
購進價格指數26.632.344.7
原材料庫存指數39.542.647.5
從業人員指數44.347.050.3
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50.750.8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