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吳 軻 上海報道
11月17日中國海關發布了上月的統計數據,報表顯示10月我國柴油進口8萬噸,而出口量卻達到了11萬噸——中國成為柴油凈出口國,當天紐交所NYMEX主力合約下跌3%,至54.95美元/桶。
“2003年以來的歷次油荒,一直是柴油緊張,汽油充裕,兩大集團也一直向旗下煉油廠強調優化柴汽比。增加柴油產量,滿足國內需求。”有中石化官員說:“現在出現了柴油凈出口,意味著國內市場的供大于求。隨著未來兩年新增產能的投產,供大于求的局面將越來越凸顯,出口也將越來越大。”
相關資料顯示,僅“十一五”期間我國新增煉油產能即接近億噸,這遠遠超過了國內成品油需求增速,因此未來幾年成品油出口加速已成為必然,中國極有可能成為這個地球村的石化工廠,就像此前稱呼中國的“服裝工廠”,這對全球石油業者來說,有著重要的指標意義。
成品油供需巨變
自奧運會后,我國成品油供需形勢發生了巨變,國內各煉油廠的庫存都維持在高位,成品油價格也大幅回落。
“這一方面因為國際油價的暴跌使得國內消費者的跌價預期增強,從而減少了消費,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國內新增產能將在短期內集中釋放引發投機者的拋售導致的。”東方油氣網副總經理鐘健說。
據了解,中海油在廣東惠州的煉油項目將在今年年底竣工投產,該項目設計產能1200萬噸;中石油在廣西欽州的千萬噸煉油項目也將在2009年竣工;而中石化旗下天津石化和鎮海煉化等擴建項目也將在2009年——2010年間竣工。
“這些新增產能的集中釋放,將使國內成品油供應能力大幅增加。此前國家發改委公布批準立項的產能即達9000萬噸,若加上一些邊緣項目,新增產能可能過億噸。”鐘健說。
如此巨量的新增供給,卻恰逢全球金融危機,國內需求銳減的時刻,成品油實現凈出口也就難免了。
國家統計局此前公布數據稱,10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2%,為2001年末以來首次降為個位數,由于成品油消費與工業增加值增速高度相關,因此國內成品油消費滑落也成為必然;
目前,NYMEX已自7月高點147美元/桶跌至60美元/桶下方,但中國成品油價自6月份上調后,至今未重新調整,這為中國煉企提供了難得的盈利機會,各煉油廠都期望能滿負荷生產,以改善全年難看的報表。外電消息稱,中國10月原油加工量為702萬桶/天(約合3000萬噸/月),為7月以來按年增長最快的月份。
一增一減間,國內供大于求局面一目了然。多余的成品油只能出口。海關數據則顯示:10月柴油進口量同比下滑達46.4%,與9月同比激增266.5%形成了鮮明對比,同月中國出口21萬噸汽油,進口也僅為31,533噸。
“本輪石油牛市的一個重要基礎就是中國的需求猛增,一旦中國需求趨緩,甚至萎縮,將給國際油價造成很大下行壓力。”有業內分析師指出。
相關專題:國內成品油批發價出現大幅下調
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