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
經過十四年反復醞釀,《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以下簡稱《反壟斷法》)于2008年8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部法律的出臺,正值中國全面融入全球經濟。在充分開放的市場環境中,壟斷行為不但破壞競爭秩序,更對消費環境造成傷害。在《反壟斷法》中,壟斷行為被界定為兩種情況:一種是經營壟斷,一種行政壟斷。
造成經營壟斷的行為主體,主要是企業,其壟斷行為表現,在《反壟斷法》中界定得很清晰。對于行政,《反壟斷法》中也有相關界定條款,但并不是十分清晰。行政壟斷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不斷遭遇市場各方譴責,這種壟斷行為對公平競爭環境的形成,已經造成了很大傷害。行政壟斷一旦與主管部門的利益有牽連,這種傷害就愈顯嚴重。
營造公平競爭環境,《反壟斷法》任重道遠。但我們有理由相信,這部法律的實施,將有效規范企業經營行為并遏制行政壟斷,由此而建立起一個公正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
誰會成為反壟斷首例被告
文/本刊記者 王曉慧
“微軟在中國還沒有成為被告,是因為我們國家以前沒有類似的法律。如今,我們有法可依了。”
——盛杰民
10月1日,《反壟斷法》實施后兩
個月。隨著“微軟將成為中國反壟斷第一被告”之說的熱度升級,人們將《反壟斷法》引發的利益紛爭之說,轉為“誰將會成為第一被告”的討論。
微軟成反壟斷第一目標
2008年7月31日,《反壟斷法》實施的前一天,董正偉向商務部、國家工商總局、發改委發出《請求保護公民財產權益的建議申請書》。申請書提出:微軟借助70%的市場份額實施價格壟斷,建議對微軟開展反壟斷調查,并處以罰款10億美元,責令其公開程序源代碼,并建立微軟產品的價格聽證制度。
作為北京中銀律師事務所的一名公益律師,董正偉等待反壟斷案件有法可依這一天,已經等待了十幾年。他的申請函發出后,很快就收到了回復。
8月18日上午,董正偉收到來自商務部的掛號信函,函中告知:“對微軟開展反壟斷調查并罰款10億美元”的建議商務部已收到,并已從外資司移交到條法司處理。
8月21日上午8點30分,董正偉收到商務部條法司的電話,稱對其建議做出了處理意見。“這意味著商務部受理了此案。”董正偉說。
“微軟案件的事實比較清楚。隨著計算機的普及率越來越高,國內70%的個人電腦用戶、單位用戶使用了微軟的視窗操作系統和辦公軟件系統,微軟軟件產品在中國市場占據70%的絕對市場支配地位,每年的銷售規模大約100億美元左右,已經形成了價格壟斷。”由于微軟視窗操作系統和辦公軟件在市場中居支配地位,其他國家的操作系統和辦公軟件難以在中國市場大量銷售。這樣的結果,導致消費者只能高價購買微軟的軟件產品,或者不得不使用盜版軟件。“微軟產品在中國的銷售價是最高的,這是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實施價格壟斷獲取暴利的違法行為。” 董正偉這樣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