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自力:我國CPI指標計算存設計缺陷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6日 03:20 第一財經日報
目前,中國經濟是否出現了通貨膨脹?這個問題需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關注。 通脹的衡量 通常,用于衡量通脹的指標是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在CPI之外還有PPI(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和RPI(零售物價指數)。如果要全面衡量整個社會的通脹情況,只有用GDP(國內生產總值)緊縮系數才能反映。 通脹率(GDP緊縮系數)涉及名義GDP和實際GDP。在美國商業部經濟分析局網站上,每月都會定期公布名義GDP和實際GDP。在我國國家統計局網站、國家統計年鑒和各種官方數據中,名義GDP和實際GDP只有概念性解釋,對具體統計數據則很少并行公布。 在我國,GDP的公布通常有兩個重要時段:一是每年3月前(有時會更早)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會公布上一年度的GDP增長率;二是每年八九月后發行國家統計年鑒,會公布另一個核算后的GDP總值,并通過GDP總值測算GDP增長率。大家會發現,它與之前公布的GDP增長率存在較大差異。 我們假設國家統計局年初公布的初步核算的GDP增長率為實際GDP增長率,統計年鑒公布的GDP推算的GDP增長率為名義GDP增長率,那么由此核算每年的通脹率就有了計算基礎。以此方法考察28年來中國的通脹率,在具體考察前先舉例說明。 1.國家統計局2006年統計公報稱初步核算后2006年GDP總值為209407億元,比上年增長10.7%; 2.2006年國家統計年鑒中C0301C表中“2006年GDP總值為210870億元”,根據該表2005年GDP總值183867億元可算出2006年GDP增長率為14.7%; 3.14.7%和10.7%相差4個百分點,按GDP總值核算,就差7000多億元(183867億元×4%); 4.根據兩個GDP,可以核算出2006年通脹率為3.6%{[(1+14.7%)/(1+10.7%)-1]×100%}。 由此,根據國家統計局網站歷年公布的統計公報和《2007年國家統計年鑒》數據,計算得出1979年至2006年28年來中國的通脹率。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